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儿童“托管课堂”的服务研究--以莞城西隅社区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一、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理论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现实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(三)文献综述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国外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国内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(四)研究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托管课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四点半学堂第20-21页
    (五)研究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文献研究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参与式观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个别访谈法第21-23页
二、“托管课堂”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第23-30页
    (一)社会生态系统应用于“托管课堂”项目的必要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有助于分析解决“托管课堂”遇到的困境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有助于分析确定“托管课堂”真正需要干预的对象第24页
    (二)“托管课堂”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“托管课堂”的微观系统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“托管课堂”的中观系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“托管课堂”的宏观系统第26-27页
    (三)“托管课堂”中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微观系统的介入调动中观系统的积极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中观系统的有效资源带动宏观系统的改变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宏观系统的完善进一步巩固微观系统的成效第28-29页
    (四)本章小结第29-30页
三、莞城西隅社区儿童“四点半学堂”的实务探索第30-44页
    (一)莞城西隅社区“天天向上”四点半学堂的发展状况第30-31页
    (二)莞城西隅社区“天天向上”四点半学堂的需求评估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微观层面的服务需求:儿童维度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中观层面的服务需求:家庭维度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宏观层面的服务需求:社区维度第33-35页
    (三)社会工作介入儿童“四点半学堂”服务的困境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微观层面: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错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中观层面:需求与期望的矛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宏观层面:缺乏外部组织的支持第36-37页
    (四)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儿童“托管课堂”服务的实务探索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生态系统视角下应对服务困境的方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生态系统视角下儿童“托管课堂”的服务推进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生态系统视角下儿童“托管课堂”的服务成效第40-42页
    (五)本章小结第42-44页
四、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“托管课堂”服务第44-54页
    (一)社会工作者在“托管课堂”中的角色定位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宏观层面的管理者、倡导者和研究者角色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中观层面的资源整合者角色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微观层面的服务提供者角色第46页
    (二)社会工作介入“托管课堂”的微观系统:儿童成长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培养志愿者与家长成为课业辅导的服务提供者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提升专业实务能力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个案跟踪服务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促进趋优机制,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行为能力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建立多元化的资源平台为儿童提供常规的“菜单式”成长项目第48页
    (三)社会工作介入“托管课堂”的中观系统:家庭发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建立家长资源共享平台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扩大在职妇女的社会支持系统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促进亲子常规活动的自运转第50页
    (四)社会工作介入“托管课堂”的宏观系统:社区融合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建立社区互助平台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发展与培育亲子志愿服务队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提高家庭对公共事务的社区参与第52页
    (五)“托管课堂”三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第52-53页
    (六)本章小结第53-54页
五、总结与讨论第54-59页
    (一)本研究的实务价值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为应对公益儿童托管项目遇到的瓶颈提供方向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为实现公益儿童托管项目的有效运作提供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确定公益儿童托管项目的有效运作需要满足的条件第55-57页
    (二)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7页
    (三)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如何增强生态系统理论对实务操作的指导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如何避免因不同系统间的互动产生的消极影响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附录第63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附件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的困境及对策探索--以D市项目为例
下一篇:广州市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