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24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2.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(三)研究综述 | 第11-19页 |
1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2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3.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| 第19页 |
(四)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9-20页 |
1.研究目标 | 第19-20页 |
2.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3.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0页 |
(五)研究方法 | 第20-24页 |
1.文献研究法 | 第20-21页 |
2.实地研究法 | 第21-24页 |
二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4-29页 |
(一)概念界定 | 第24-26页 |
1.社会工作 | 第24页 |
2.社会救助 | 第24-25页 |
3.临时救助 | 第25-26页 |
4.临时救助和社会救助的关系 | 第26页 |
(二)理论基础 | 第26-29页 |
1.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多中心治理理论 | 第27-29页 |
三、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的现状分析——以D市项目为例 | 第29-42页 |
(一)项目的背景 | 第29-32页 |
1.政府在临时救助中感到力不从心 | 第29-30页 |
2.政策助推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 | 第30-31页 |
3.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| 第31-32页 |
(二)项目的实施 | 第32-36页 |
1.项目的前期准备 | 第33-34页 |
2.项目的执行过程 | 第34-36页 |
(三)项目的影响 | 第36-42页 |
1.丰富了临时救助的内容 | 第36-37页 |
2.补充了临时救助的力量 | 第37-38页 |
3.降低了潜在风险的发生 | 第38页 |
4.完善了临时救助的制度 | 第38-39页 |
5.获得了专业介入的经验 | 第39-42页 |
四、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| 第42-56页 |
(一)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的困境 | 第42-46页 |
1.社会工作介入不及时 | 第42-44页 |
2.社会工作介入服务覆盖不足 | 第44-45页 |
3.社会工作介入成效不明显 | 第45-46页 |
(二)成因分析 | 第46-56页 |
1.行政审批慢与转介效率低 | 第46-47页 |
2.实际需求人群远超“官方标准”定义人群 | 第47-49页 |
3.非户籍人口获取官方临时救助资源困难 | 第49-50页 |
4.临时救助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本身挑战大 | 第50-52页 |
5.现阶段社会工作行业人才与经验短缺 | 第52-53页 |
6.资源投入不足 | 第53-56页 |
五、解决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困境的对策探索 | 第56-69页 |
(一)提升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的时效性 | 第56-59页 |
1.通过信息化提升审批效率,构建主动发现机制 | 第56-58页 |
2.健全并优化行政转介体系,提升转介效率 | 第58-59页 |
(二)扩大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的覆盖人群 | 第59-63页 |
1.社会工作定义临时救助对象要向“现实标准”靠拢 | 第60-61页 |
2.开辟社会工作介入非户籍人口的临时救助服务 | 第61-63页 |
(三)提高社会工作介入临时救助的成效 | 第63-69页 |
1.打造专业化临时救助领域团队 | 第63-64页 |
2.优化本土经验,提升临时救助服务专项水平 | 第64-65页 |
3.社会工作机构加强行政倡导,整合各方资源 | 第65-69页 |
六、结语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附件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