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保健食品论文

不同加工方式对燕麦多酚活性的影响及其营养粉的创制

中文摘要第5-6页
英文摘要第6-7页
1. 前言第8-14页
    1.1 燕麦概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燕麦简介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燕麦中多酚的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1.2 不同加工方式下燕麦多酚的活性变化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物理加工处理方式对燕麦多酚的影响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萌发处理对燕麦多酚的影响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燕麦食品的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燕麦食品的种类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燕麦食品的加工工艺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标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技术路线第13-14页
2. 材料与方法第14-26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设备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仪器设备第14-15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1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中多酚含量的测定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燕麦多酚的萃取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加工处理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产品制作方法第22-26页
3. 结果与分析第26-56页
    3.1 燕麦预处理及多酚含量测定第26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多酚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燕麦多酚的不同萃取方式试验结果第26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最优萃取方式的确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第34-35页
    3.2 燕麦多酚在不同加工方式下活性变化第35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碾磨处理试验结果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烘烤处理试验结果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空气炸锅处理试验结果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煮制处理试验结果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萌发处理试验结果第49-52页
    3.3 产品制作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确定最佳加工处理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确定配方工艺第52-56页
4. 讨论第56-58页
    4.1 燕麦预处理及多酚含量测定第56页
    4.2 燕麦多酚在不同加工方式下活性变化第56-57页
    4.3 高活性燕麦粉第57-58页
5.结论第58-6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燕麦预处理及多酚含量测定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燕麦多酚在不同加工方式下活性变化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高活性燕麦粉第58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及建议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70页
致谢第70-72页
个人简历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红珊瑚粉及红色致色机理及质量评价
下一篇:红豆黄酮保持加工方式的优化及在营养粉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