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简介 | 第12-17页 |
1.1.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| 第12-14页 |
1.1.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区别 | 第14-15页 |
1.1.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及优点 | 第15-17页 |
1.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结构及分类 | 第17-19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结构分析 | 第20-34页 |
2.1 电动助力转向电机要求 | 第20页 |
2.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分析 | 第20-29页 |
2.2.1 转向系统结构各主要部件功能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2.2 整车系统参数要求及转向器基本性能要求 | 第23-24页 |
2.2.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力学建模 | 第24-29页 |
2.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 | 第29-33页 |
2.3.1 基本助力控制仿真计算 | 第29-32页 |
2.3.2 电机补偿控制 | 第32-33页 |
2.3.3 输入轴力矩微分控制: | 第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4-44页 |
3.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基本技术需求 | 第34-41页 |
3.1.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基本功能 | 第34-35页 |
3.1.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要求及设计规范: | 第35-41页 |
3.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故障模式与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4 标杆车型及整车转向系统参数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4-86页 |
4.1 控制器的控制流程 | 第44-45页 |
4.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| 第45-56页 |
4.2.1 芯片选取及控制方案设定 | 第45-52页 |
4.2.2 外部信号采集 | 第52-53页 |
4.2.3 CAN收发电路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2.4 电路保护设计,散热,EMC电磁干扰 | 第54-56页 |
4.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| 第56-73页 |
4.3.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56-57页 |
4.3.2 系统软件基本架构及算法 | 第57-60页 |
4.3.3 电机位置信号解算 | 第60-63页 |
4.3.4 方向盘扭矩转角信号解算 | 第63-66页 |
4.3.5 AD信号采集 | 第66-67页 |
4.3.6 PWM信号的生成 | 第67-69页 |
4.3.7 电机转速计算 | 第69-70页 |
4.3.8 CAN通讯设计 | 第70-72页 |
4.3.9 主程序控制模块 | 第72-73页 |
4.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软件编程的实现 | 第73-80页 |
4.4.1 软件设计的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 | 第73-74页 |
4.4.2 系统的软件编程及实现 | 第74-80页 |
4.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故障在线诊断策略 | 第80-85页 |
4.5.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故障自诊断控制流程 | 第80-81页 |
4.5.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故障: | 第81页 |
4.5.3 基于BP网络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故障的在线诊断: | 第81-83页 |
4.5.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在线故障诊断策略及网络训练: | 第83-84页 |
4.5.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在线故障诊断软件抗干扰: | 第84-8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五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台架试验 | 第86-93页 |
5.1 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架的搭建 | 第86-87页 |
5.2 EPS台架试验 | 第87-92页 |
5.2.1 EPS助力试验 | 第87-88页 |
5.2.2 电流试验:电机实际电流跟随目标 | 第88页 |
5.2.3 弱磁扩速试验 | 第88-89页 |
5.2.4 力矩微分控制试验 | 第89-90页 |
5.2.5 电机补偿控制试验 | 第90-9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93-95页 |
6.1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93页 |
6.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