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学论文--教育学史、教育思想史论文

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9-15页
    一、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二、 相关概念界定第9-10页
    三、 研究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四、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五、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第一章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第15-21页
    一、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二、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第16-21页
第二章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教育的目标解读第21-28页
    一、 “士”之人格第21-23页
    二、 “君子”人格第23-25页
    三、 “圣人”人格第25-28页
第三章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内容诠释第28-40页
    一、 仁爱孝悌 忠恕之道第28-30页
    二、 以义制利 以义为先第30-32页
    三、 诚实守信 谦逊好礼第32-34页
    四、 自强不息 尊道忘势第34-36页
    五、 尚群为公 勤俭廉正第36-37页
    六、 中庸之道 和谐之美第37-40页
第四章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原则方法理析第40-47页
    一、 学思结合第40-41页
    二、 克己内省第41-42页
    三、 改过迁善第42-44页
    四、 慎独慎染第44-45页
    五、 知行统一第45-47页
第五章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第47-51页
    一、 “自强不息”的进取精神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第47-48页
    二、 “和而不同”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引领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三、 “以义制利”的价值取向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49页
    四、 “天人合一”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第49-51页
结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后记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--以某“幼师国培”短期集中研修班为例
下一篇:高中生自尊、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