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1.引言 | 第13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1 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关于周期性行业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3 关于周期性行业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 | 第16页 |
1.2.4 文献述评 | 第16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4 本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7-19页 |
2.周期性行业的企业财务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9-27页 |
2.1 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| 第19-22页 |
2.1.1 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| 第19页 |
2.1.2 财务风险的类型 | 第19-21页 |
2.1.3 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 周期性行业与周期性企业 | 第22-23页 |
2.2.1 经济周期与周期性行业 | 第22页 |
2.2.2 周期性行业企业的经营特点 | 第22-23页 |
2.3 周期性行业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3.1 经济周期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2 资本结构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3 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5-27页 |
3.兖州煤业财务风险案例介绍 | 第27-42页 |
3.1 煤炭行业介绍 | 第27-29页 |
3.1.1 煤炭行业背景 | 第27页 |
3.1.2 煤炭行业的周期性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 兖州煤业基本情况概述 | 第29-31页 |
3.2.1 兖州煤业的公司介绍 | 第29页 |
3.2.2 兖州煤业业务概况 | 第29-31页 |
3.3 行业景气阶段兖州煤业财务风险逐渐累积 | 第31-34页 |
3.3.1 债务融资规模明显扩张 | 第31-33页 |
3.3.2 大量投资与收购,资金占用严重 | 第33页 |
3.3.3 企业经营规模扩大,管理难度大,成本费用不断升高 | 第33-34页 |
3.4 行业低迷阶段兖州煤业财务风险爆发 | 第34-37页 |
3.4.1 盈利急速下降 | 第34-35页 |
3.4.2 现金流急速减少 | 第35-36页 |
3.4.3 兖煤澳洲公司巨额亏损 | 第36页 |
3.4.4 资金成本负担重,财务杠杆凸显 | 第36-37页 |
3.5 行业景气与低迷时期兖州煤业财务风险指标比较分析 | 第37-42页 |
3.5.1 筹资风险指标比较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5.2 投资风险指标比较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5.3 资金回收风险指标比较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兖州煤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| 第42-48页 |
4.1 宏观经济环境方面 | 第42-44页 |
4.1.1 全球经济下行,金融危机效应显现 | 第42页 |
4.1.2 进口煤冲击国内市场,供过于求,煤炭价格大跌 | 第42-43页 |
4.1.3 能源结构调整,出现了众多煤的替代品 | 第43-44页 |
4.2 行业政策方面 | 第44-45页 |
4.2.1 多省份推行“煤电互保”政策,加剧产煤大省煤企的困境 | 第44页 |
4.2.2 行业调控不力,国内煤炭产能严重过剩 | 第44-45页 |
4.3 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| 第45-48页 |
4.3.1 资本结构不合理 | 第45-46页 |
4.3.2 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| 第46页 |
4.3.3 风险意识薄弱,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| 第46-48页 |
5.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48-53页 |
5.1 行业景气阶段财务风险防范重点 | 第48-51页 |
5.1.1 优化资本结构,多渠道筹资 | 第48页 |
5.1.2 适度控制投资规模,控制经济繁荣中后期的产能扩张 | 第48-49页 |
5.1.3 加强资金回收速度 | 第49-50页 |
5.1.4 改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| 第50-51页 |
5.2 行业低迷时期财务风险防范重点 | 第51-53页 |
5.2.1 压缩煤炭产能,调整产品结构,加快转型升级 | 第51页 |
5.2.2 及时关注宏观经济与紧跟产业政策 | 第51-52页 |
5.2.3 改善经营管理,控制成本费用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