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汉编译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6页 |
一、选题依据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7-14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| 第14页 |
四、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俄汉编译概述 | 第16-27页 |
第一节 编译概念 | 第16-23页 |
一、编译之“名” | 第16-19页 |
二、编译之“实” | 第19-22页 |
三、编译概念界定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俄汉编译简介 | 第23-26页 |
一、新中国成立前 | 第23-24页 |
二、新中国成立后 | 第24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俄汉编译单位 | 第27-37页 |
第一节 段及章节 | 第27-34页 |
一、段 | 第28-33页 |
二、章节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篇和书 | 第34-36页 |
一、篇 | 第34-35页 |
二、书 | 第35-3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俄汉编译方法和过程 | 第37-52页 |
第一节 俄汉编译方法 | 第37-49页 |
一、摘取法 | 第37-39页 |
二、合并法 | 第39-42页 |
三、概括法 | 第42-44页 |
四、调序法 | 第44-49页 |
第二节 俄汉编译过程 | 第49-51页 |
一、明确主题 | 第49-50页 |
二、收集材料 | 第50页 |
三、加工翻译 | 第50-5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俄汉编译原则及功用 | 第52-65页 |
第一节 俄汉编译原则 | 第52-62页 |
一、主题的明确性 | 第52-55页 |
二、材料的集中性 | 第55-60页 |
三、结构的精巧性 | 第60-61页 |
四、篇幅的合理性 | 第61-62页 |
第二节 俄汉编译功用 | 第62-64页 |
一、节约 | 第62-63页 |
二、优化 | 第63-6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