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污染整治研究情况 | 第12-13页 |
1.2.2 政府污染整治研究情况 | 第13-14页 |
1.2.3 企业整治转型研究情况 | 第14页 |
1.2.4 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整治研究情况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研究的局限和创新点 | 第16-19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现阶段研究的局限 | 第17-18页 |
1.4.3 研究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6页 |
2.1 基本概念 | 第19-21页 |
2.1.1 “小散乱污”企业 | 第19-20页 |
2.1.2 污染整治 | 第20-21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2.2.1 生态文明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2页 |
2.2.3 环境保护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| 第23页 |
2.3 政府在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整治的角色与分工 | 第23-26页 |
2.3.1 政府在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整治的角色定位 | 第24-25页 |
2.3.2 政府各部门在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整治的分工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广州“小散乱污”企业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| 第26-36页 |
3.1 广州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3.1.1 广州各类工业的发展现状 | 第26页 |
3.1.2 广州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1.3 广州居民对环境治理满意度 | 第27-28页 |
3.2 广州“小散乱污”企业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| 第28-36页 |
3.2.1 广州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数量分布及污染情况 | 第28-30页 |
3.2.2 广州“小散乱污”企业的主要特征 | 第30-32页 |
3.2.3 广州居民对“小散乱污”企业的调查 | 第32-36页 |
第4章 广州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整治的困境分析 | 第36-46页 |
4.1 “小散乱污”企业问题产生和存在的由来 | 第36-40页 |
4.2 广州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整治困难的原因 | 第40-46页 |
第5章 广州“小散乱污”企业整治的对策建议 | 第46-61页 |
5.1 构建和完善对污染企业治理的法律标准体系 | 第46-48页 |
5.1.1 完善对企业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6-47页 |
5.1.2 完善对企业治理的标准体系 | 第47-48页 |
5.2 完善政府部门间沟通协作、督办考核及问责机制 | 第48-51页 |
5.2.1 完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 | 第48-49页 |
5.2.2 完善政府环境治理的督办考核机制 | 第49页 |
5.2.3 建立对政府部门失职行为约谈问责常态化机制 | 第49-51页 |
5.3 优化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等领域管理制度 | 第51-55页 |
5.4 优化机构职能,提高监管能力建设 | 第55-57页 |
5.5 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| 第57-58页 |
5.6 督促“小散乱污”企业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| 第58-59页 |
5.7 疏堵结合,引导“小散乱污”企业转型发展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