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9-12页 |
一 研究缘起 | 第9页 |
二 研究现状分析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“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”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实践基础 | 第12-14页 |
一 小学教育实践 | 第12-13页 |
二 中学教育实践 | 第13-14页 |
三 大学教育实践 | 第14页 |
第二节 思想渊源 | 第14-16页 |
一 继承传统教育思想 | 第14-16页 |
二 借鉴杜威教育思想 | 第16页 |
第三节 形成过程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“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”语文教育思想的学理阐释 | 第19-24页 |
第一节 “教”与“学” | 第19-21页 |
一 “教学”的界定 | 第20页 |
二 教学关系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学习与人的发展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“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”语文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 | 第24-37页 |
第一节 明确语文所“需要教”的内容 | 第24-31页 |
一 破解语文“性质”难题 | 第24-26页 |
二 正确理解叶圣陶“工具论” | 第26-28页 |
三 “工具论”决定所教内容 | 第28-31页 |
第二节 把握好“不需要教”的环节 | 第31-34页 |
一 促进学生“自能”学习 | 第31-32页 |
二 养成良好语文习惯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学术意识 | 第34-37页 |
一 专业素养 | 第34-35页 |
二 学术意识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