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微信社交软件使用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:一个链式中介模型
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9-18页
    1 文献综述第9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社交软件使用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社交软件使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社交软件中的上行社会比较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自尊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自尊在社交软件使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6 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7 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2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第17-18页
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1 研究对象第18页
    2 研究工具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问卷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上行社会比较问卷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自尊量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第20页
    3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研究程序及统计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20-21页
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21-28页
    1 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人口学差异检验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检验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检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大学生是否独生在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检验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文理科差异检验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检验在大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检验在大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7 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第24页
    2 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3 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5-28页
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28-36页
    1 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上行社会比较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人口学差异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性别差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家庭所在地差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独生、非独生子女差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文理科生差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母亲受教育程度差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7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年级差异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8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相关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9 社交软件使强度、自尊、及生活满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10 社交软件使用强度、自尊、上行社会比较以及生活满意感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2 总讨论第34-35页
    3 实践价值第35页
    4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35-36页
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36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46页
附录 研究工具第46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生学习动机、学习沉浸体验与学业成绩的关系
下一篇: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