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6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1.1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任务 | 第13-14页 |
1.1.1 选题意义 | 第13页 |
1.1.2 研究任务 | 第13-14页 |
1.2 监利县朱河镇地理、历史及方言概况 | 第14-19页 |
1.2.1 朱河镇地理及历史概况 | 第14页 |
1.2.2 监利县方言现状及朱河镇方言归属 | 第14-15页 |
1.2.3 朱河话声韵调归纳 | 第15-19页 |
1.3 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9-24页 |
1.3.1 朱河话的研究概况 | 第19页 |
1.3.2 “哒”的研究概况 | 第19-24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| 第24-2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4页 |
1.4.2 语料来源 | 第24页 |
1.4.3 相关说明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朱河话中“哒”的句法分布和语法意义 | 第26-39页 |
2.1 动态介词“哒_1” | 第26页 |
2.2 体标记“哒” | 第26-34页 |
2.2.1 实现体标记“哒_2” | 第27-32页 |
2.2.2 持续体标记“哒_3” | 第32-34页 |
2.3 语气词“哒_4” | 第34-35页 |
2.4 状态形容词词缀“哒_5” | 第35-37页 |
2.5 副词词缀“哒_6” | 第37-3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“哒”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相关用法的比较 | 第39-52页 |
3.1 朱河话“哒”与普通话中相应用法的比较 | 第39-45页 |
3.1.1 “哒_1”与“到”的比较 | 第39-40页 |
3.1.2 “哒”与“了”的比较 | 第40-44页 |
3.1.3 “哒_3”与“着”的比较 | 第44-45页 |
3.2 朱河话“哒”与其他方言点“哒”的比较 | 第45-50页 |
3.2.1 朱河话“哒”与荆州话“哒”的比较 | 第45-48页 |
3.2.2 朱河话“哒”与长沙话“哒”的比较 | 第48-5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“哒”本字溯源及其分布的地理位置 | 第52-65页 |
4.1 “哒”本字溯源 | 第52-55页 |
4.2 “哒”不同用法之间的源流关系 | 第55-60页 |
4.2.1 介词“哒”与实现体、持续体标记“哒” | 第55-58页 |
4.2.2 实现体“哒_2”与语气词“哒_4” | 第58-59页 |
4.2.3 语气词“哒_4”与状态形容词词缀“哒_5” | 第59-60页 |
4.2.4 持续体标记“哒_3”与副词词缀“哒_6” | 第60页 |
4.3 “哒”在湘鄂两省分布的地理位置 | 第60-64页 |
4.3.1 “哒”在湖南省分布的地理位置 | 第61-63页 |
4.3.2 “哒”在湖北省分布的地理位置 | 第63-6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