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大学生存在焦虑对攻击性的影响:共情的中介作用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1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 二、概念界定第9-10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假设第10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意义第10-11页
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1-21页
    一、存在焦虑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存在主义简述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存在焦虑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罗洛·梅的存在焦虑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存在焦虑的相关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二、共情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共情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共情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共情的相关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三、攻击性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攻击性的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攻击性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攻击性的相关研究第19-21页
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1-23页
    一、研究对象第2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工具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中文版人际反应指数量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Buss和Perry攻击性问卷中文版第22页
    三、数据统计方法第22-23页
第四章 问卷的测量学评估第23-29页
    一、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的测量学评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结构效度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聚敛效度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区分效度第24页
    二、人际反应指数量表的测量学评估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结构效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聚敛效度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区分效度第26页
    三、Buss和Perry攻击性问卷中文版的测量学评估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结构效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聚敛效度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区分效度第28-29页
第五章 研究结果第29-50页
    一、大学生存在焦虑的现状分析与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大学生存在焦虑得分的描述统计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大学生存在焦虑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二 大学生共情现状分析与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大学生共情得分的描述统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大学生共情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三 大学生攻击性现状分析与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大学生攻击性得分的描述统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大学生攻击性在各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四 大学生存在焦虑、共情、攻击性的关系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大学生存在焦虑、共情、攻击性的相关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大学生存在焦虑、共情、攻击性的回归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大学生存在焦虑、共情、攻击性的中介效应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第48-50页
第六章 讨论第50-56页
    一、存在焦虑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讨论第50页
    二、共情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50-51页
    三、攻击性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的差异讨论第51页
    四、个体视角下存在焦虑、共情、攻击性的关系讨论第51-52页
    五、社会视角下存在焦虑、共情、攻击性的关系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六、建议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培养批判性辩证思维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树立及引导正确的价值观第54-56页
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附录量表第61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暴力媒体接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:移情与道德推脱的作用
下一篇: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: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