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常用外国语论文--俄语论文

中国学生俄语习作中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研究

中文摘要第6页
俄文摘要第7-9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问题第10-12页
第二章 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发展过程第12-24页
    2.1 语言迁移理论的发展过程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:语言迁移观的形成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20 世纪七十年代:对语言迁移的怀疑和忽视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20 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:语言迁移观的正名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20 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:语言迁移研究的扩展和深入第17-18页
    2.2 语言迁移的定义第18-19页
    2.3 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第19-20页
    2.4 语言标记理论第20-24页
第三章 俄语习作中的汉语句法迁移现象:描写与解释第24-34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第24页
    3.2 实验步骤第24-25页
    3.3 错误分类统计第25-26页
    3.4 讨论与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被动句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兼语句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连动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主谓一致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词序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回避第31-32页
    3.5 句法迁移现象总结第32-34页
第四章 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对俄语教学的启示第34-41页
    4.1 大量的阅读输入第34-35页
    4.2 俄汉语句法对比教学第35-36页
    4.3 句法强化训练第36-37页
    4.4 合理地纠错第37-38页
    4.5 恰当地利用母语第38-39页
    4.6 创设适宜的语境,最大限度地使用俄语第39-41页
第五章 结语第41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附录第45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文字类手机短信语法研究
下一篇: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大学生对英语致使动词的习得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