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中山市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导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述评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5 创新之处第15-16页
2 基本理论概述第16-23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历史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第17-18页
    2.3 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必要性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不同群体的共同心声第19-20页
    2.4 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标准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普遍的社会认可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完善的制度体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充足的专业人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健全的社工机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专业的服务水平第21-23页
3 中山市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第23-45页
    3.1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概述第23-24页
    3.2 中山市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现状第2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社会认可情况调查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人才队伍情况调查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运行模式情况调查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从业信心情况调查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职业技能情况调查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社工机构发展状况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政府支持环境调查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社工教育培训情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数据讨论第38-39页
    3.3 问题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社会公众不认可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社工人才不达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制度体系不完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岗位职责不明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社工机构不成熟第41页
    3.4 制约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原因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社会关注度不足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发展机制不健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岗位设置不规范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机构发展不顺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制度环境不理想第44-45页
4 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对策第45-54页
    4.1 加快社会工作理念的传播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断创新理论并完善理论框架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积极传播社会工作本土化理念第45-46页
    4.2 加快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健全社会工作组织领导机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工作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建立社工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第47页
    4.3 完善我国社会工作者岗位设置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合理确定岗位社工的数量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明确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制定完善的岗位晋升机制第48-49页
    4.4 完善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建设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完善社会工作者培养制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完善社会工作者认证制度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完善社会工作者使用制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制度第51页
    4.5 促进社会工作民间组织的发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建立长效支持及监督机制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吸引社会志愿群体的参与第52页
    4.6 完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机制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附录第59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--以沙沟中心小学为例
下一篇: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及其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