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一 引言 | 第8-22页 |
| (一)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(二)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| 1.国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 | 第9-10页 |
| 2.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评价研究 | 第10-14页 |
| (三)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| 1.校企“二元制” | 第15页 |
| 2.高职院校 | 第15-16页 |
| 3.“分流式”教育 | 第16页 |
| 4.人才培养模式 | 第16-17页 |
| (四)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9页 |
| 1.理论意义 | 第17页 |
| 2.实践意义 | 第17-19页 |
| (五)研究方法与路线 | 第19-21页 |
| 1.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2.研究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(六)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| 第21-22页 |
| 二 国内外关于校企“二元制”对接途径下“分流式”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 | 第22-32页 |
| (一)国内高职院校“二元制”合作办学概况及理论探索 | 第22-29页 |
| 1.国内高职院校“二元制”合作办学基本概况 | 第22-24页 |
| 2.国内高职院校“二元制”合作办学模式理论探索 | 第24-26页 |
| 3.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决策的因素 | 第26-29页 |
| (二)国外不同类型的“二元制”合作办学基本概况 | 第29-32页 |
| 1.学校主导型 | 第29-30页 |
| 2.企业主导型 | 第30-31页 |
| 3.校企并重型 | 第31-32页 |
| 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“二元制”对接途径下“分流式”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| 第32-47页 |
| (一)实施思路 | 第32-33页 |
| (二)实施情况 | 第33-46页 |
| 1.“二元制”对接途径下合作企业选择评价指标 | 第33-35页 |
| 2.校企“二元制”深入合作对接的基础和途径 | 第35-41页 |
| 3.园林系园林技术专业校企“二元制”对接途径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| 第41-42页 |
| 4.园林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“分流式”培养、调控途径 | 第42-46页 |
| (三)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| 第46-47页 |
| 1.合作企业筛选指标体系执行不够彻底 | 第46页 |
| 2.企业主修课程受企业生产、管理牵制较大 | 第46页 |
| 3.学生在“分流”选择岗位时存在盲从性 | 第46-47页 |
| 4.“双师型”教师和“理论型”技术员缺乏 | 第47页 |
| 5.实训基地建设条件难实现一体化教学 | 第47页 |
| 6.“分流式”人才培养有待完善推广 | 第47页 |
| 四 校企“二元制”对接途径下优化高职院校“分流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| 第47-55页 |
| (一)制度保障方面 | 第48-49页 |
| (二)条件保障层面 | 第49-55页 |
| 1.学校体制机制的完善 | 第49-51页 |
| 2.企业合作路径的拓展 | 第51-53页 |
| 3.教师教学的自我成长 | 第53-55页 |
| 结语 | 第55-56页 |
| 附件一 | 第56-59页 |
| 附件二 | 第59-61页 |
| 附件三 | 第61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