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--以SL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2.3 总体评价 | 第15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7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重要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| 第18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2.1.1 企业并购定义及类型 | 第18-19页 |
2.1.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定义 | 第19-2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2.2.1 投资组合理论 | 第20页 |
2.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0页 |
2.2.3 系统论与控制论 | 第20-21页 |
2.3 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并购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内容 | 第22-29页 |
3.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| 第22-23页 |
3.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8页 |
3.2.1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| 第23-25页 |
3.2.2 融资风险 | 第25-26页 |
3.2.3 支付风险 | 第26-27页 |
3.2.4 财务整合风险 | 第27-28页 |
3.3 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程序和方法 | 第29-33页 |
4.1 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程序 | 第29-32页 |
4.1.1 财务调查 | 第29-30页 |
4.1.2 全面财务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2 财务风险的评估方法 | 第32页 |
4.3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5章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| 第33-40页 |
5.1 目标企业定价风险的防范 | 第33-34页 |
5.1.1 充分掌握目标公司基本信息 | 第33-34页 |
5.1.2 完善评估体系和方法 | 第34页 |
5.2 融资风险的防范 | 第34-36页 |
5.2.1 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| 第34-35页 |
5.2.2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| 第35页 |
5.2.3 合理确定融资结构 | 第35-36页 |
5.2.4 建立分析体系和预警系统 | 第36页 |
5.3 支付风险的防范 | 第36-37页 |
5.3.1 混合支付方式 | 第36-37页 |
5.3.2 推迟支付协议 | 第37页 |
5.4 财务整合风险的防范 | 第37-39页 |
5.4.1 重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和控制 | 第37-39页 |
5.4.2 合理安排财务整合时间 | 第39页 |
5.5 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6章 SL公司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案例分析 | 第40-46页 |
6.1 案例背景简介 | 第40-41页 |
6.2 并购动因 | 第41页 |
6.3 并购方式 | 第41-42页 |
6.4 并购财务风险发生情况 | 第42-45页 |
6.5 SL公司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| 第45页 |
6.6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7章 结论、建议与展望 | 第46-50页 |
7.1 结论 | 第46页 |
7.2 建议 | 第46-49页 |
7.2.1 思想认识层面 | 第46-47页 |
7.2.2 企业自身角度 | 第47-48页 |
7.2.3 外部环境角度 | 第48-49页 |
7.3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