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12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6页 |
1.2.1 创业理论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创业机会研究 | 第15-18页 |
1.2.3 创业机会识别研究 | 第18-22页 |
1.2.4 创业警觉性研究 | 第22-23页 |
1.2.5 互联网信息资源研究 | 第23-26页 |
1.3 研究问题、方法与框架 | 第26-29页 |
1.3.1 研究问题 | 第26-2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1.3.3 研究框架 | 第28-29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29-36页 |
2.1 创业机会识别的理论基点 | 第29-32页 |
2.1.1 奥地利经济学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1.2 过程论 | 第30-31页 |
2.1.3 认知观 | 第31-32页 |
2.2 联网信息资源相关理论 | 第32-34页 |
2.2.1 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理论 | 第32-33页 |
2.2.2 信息获取理论 | 第33-34页 |
2.3 创业警觉性的中介作用 | 第34-36页 |
3 研究模型与假设 | 第36-51页 |
3.1 研究模型 | 第36页 |
3.2 维度划分 | 第36-44页 |
3.2.1 互联网信息资源维度划分 | 第36-39页 |
3.2.2 创业警觉性维度划分 | 第39-41页 |
3.2.3 创业机会识别维度划分 | 第41-44页 |
3.3 假设提出 | 第44-51页 |
3.3.1 互联网信息资源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 | 第44-46页 |
3.3.2 联网信息资源与创业警觉性的关系 | 第46-48页 |
3.3.3 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3.3.4 创业警觉性对互联网信息资源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的调节作用 | 第49-51页 |
4 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 | 第51-66页 |
4.1 问卷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2 预测问卷的检验 | 第52-54页 |
4.2.1 预测问卷 | 第52页 |
4.2.2 探索性因子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3 样本回收与描述 | 第54-55页 |
4.4 信效度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4.1 信度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4.2 效度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5 实证检验 | 第58-66页 |
4.5.1 相关分析 | 第58页 |
4.5.2 多元回归问题检验 | 第58-59页 |
4.5.3 模型回归结果检验 | 第59-63页 |
4.5.4 假设结果讨论 | 第63-66页 |
5 结语 | 第66-69页 |
5.1 结论与启示 | 第66-67页 |
5.2 贡献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附录:调查问卷 | 第77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