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.1 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E-learning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现状 | 第12-16页 |
2.1 E-learning概念 | 第12页 |
2.2 E-learning课程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2.2.1 E-learning课程特征 | 第12-13页 |
2.2.2 E-learning课程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2.3 E-learning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 | 第14-16页 |
第三章 影响E-learning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因素分析 | 第16-30页 |
3.1 E-learning平台、课程特点因素 | 第16-17页 |
3.1.1 E-learning平台因素 | 第16-17页 |
3.1.2 E-learning课程特点因素 | 第17页 |
3.1.3 E-learning平台、课程特点因素假设 | 第17页 |
3.2 E-learning教学模式特点因素 | 第17-18页 |
3.3 教师与学生特点因素 | 第18-20页 |
3.3.1 教师因素分析 | 第18-19页 |
3.3.2 学生因素分析 | 第19页 |
3.3.3 教师和学生因素假设 | 第19-20页 |
3.4 关键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| 第20-21页 |
3.5 研究设计与问卷分析 | 第21-30页 |
3.5.1 问卷设计 | 第21-23页 |
3.5.2 问卷分析 | 第23-30页 |
第四章 E-Learning应用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建模 | 第30-42页 |
4.1 结构方程概述 | 第30-33页 |
4.1.1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 | 第30-31页 |
4.1.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 | 第31-32页 |
4.1.3 结构方程优点 | 第32-33页 |
4.2 模型准备 | 第33-39页 |
4.2.1 结构方程模型 | 第33-34页 |
4.2.2 模型样本量分析 | 第34页 |
4.2.3 模型识别 | 第34-35页 |
4.2.4 模型数据分布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5 拟合指数概述 | 第36-39页 |
4.3 E-Learning应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| 第39-42页 |
4.3.1 模型拟合与评价 | 第39-40页 |
4.3.2 假设验证 | 第40-41页 |
4.3.3 修正模型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2-48页 |
5.1 实证结果讨论 | 第42-43页 |
5.1.1 E-Learning因素的结果讨论 | 第42-43页 |
5.1.2 用户因素的结果讨论 | 第43页 |
5.2 E-learning在高校教学应用的建议 | 第43-48页 |
5.2.1 高校应加强对E-Learning的重视 | 第44-45页 |
5.2.2 提高教师的E-Learning素养 | 第45-46页 |
5.2.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| 第46页 |
5.2.4 丰富E-Learning课程内容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6.1 结论 | 第48页 |
6.2 展望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