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研究--以E企业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目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3.1 国外研究文献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文献 | 第14-15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2 新三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18-25页 |
2.1 新三板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2 新三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2页 |
2.2.1 信息披露不及时 | 第19-20页 |
2.2.2 研发费用资本化信息披露不足 | 第20-21页 |
2.2.3 企业信息披露缺乏市场竞争力 | 第21页 |
2.2.4 缺乏风险管理的信息披露 | 第21-22页 |
2.3 新三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3.1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| 第22-23页 |
2.3.2 企业治理不完善 | 第23-24页 |
2.3.3 统一的披露要求影响企业竞争力 | 第24页 |
2.3.4 新三板企业对风险管理不足 | 第24-25页 |
3 国外场外市场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经验与启示 | 第25-33页 |
3.1 国外场外市场信息披露规范 | 第25-28页 |
3.1.1 美国OTCCBB市场信息披露 | 第25-26页 |
3.1.2 日本加斯达克市场信息披露 | 第26-27页 |
3.1.3 英国AIM市场信息披露 | 第27-28页 |
3.2 国外场外市场信息披露启示 | 第28-33页 |
3.2.1 制定明确的会计要求 | 第28-30页 |
3.2.2 建立多层次的场外市场信息披露标准 | 第30页 |
3.2.3 强制性信息披露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相结合 | 第30-31页 |
3.2.4 建立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并存规则模式 | 第31-33页 |
4 新三板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改进对策 | 第33-40页 |
4.1 改进信息披露不及时 | 第33-34页 |
4.1.1 主办券商严格履行持续督导责任 | 第33页 |
4.1.2 增强企业自律监管 | 第33-34页 |
4.2 完善研发费用资本化信息披露 | 第34-35页 |
4.2.1 确认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依据及时点 | 第34页 |
4.2.2 披露各项研发活动的成本核算细则 | 第34-35页 |
4.2.3 披露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 | 第35页 |
4.3 提高新三板企业信息披露的市场竞争力 | 第35-36页 |
4.3.1 分层设计新三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| 第35页 |
4.3.2 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| 第35-36页 |
4.4 完善风险管理的信息披露 | 第36-40页 |
4.4.1 确定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| 第36-37页 |
4.4.2 信用风险披露 | 第37-38页 |
4.4.3 操作风险披露 | 第38页 |
4.4.4 市场风险披露 | 第38-40页 |
5 E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改进措施的保障及运行效果 | 第40-44页 |
5.1 E企业企业简介 | 第40页 |
5.2 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40-42页 |
5.2.1 建立会计信息披露激励与约束机制 | 第40-41页 |
5.2.2 增加风险管理信息披露 | 第41页 |
5.2.3 完善研发费用资本化信息披露 | 第41-42页 |
5.2.4 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自律监管模式 | 第42页 |
5.3 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实施的运行效果 | 第42-44页 |
5.3.1 完善了风险管理的信息披露内容 | 第42-43页 |
5.3.2 完善了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信息披露 | 第43页 |
5.3.3 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报表质量 | 第43页 |
5.3.4 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| 第43-4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