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3 文献综述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2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8页 |
2.1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基本理论 | 第20-24页 |
2.1.1 上市公司并购的涵义 | 第20页 |
2.1.2 上市公司并购的类型 | 第20-21页 |
2.1.3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的独特性 | 第21-22页 |
2.1.4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内涵 | 第22-24页 |
2.2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 | 第24-28页 |
2.2.1 价值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2 效率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3 市场势力理论 | 第26页 |
2.2.4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26页 |
2.2.5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| 第26-28页 |
3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理论分析 | 第28-36页 |
3.1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的动因 | 第28-30页 |
3.1.1 消除破产成本 | 第28页 |
3.1.2 优化资源配置 | 第28页 |
3.1.3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| 第28-29页 |
3.1.4 提高产业集中度 | 第29-30页 |
3.1.5 其他原因 | 第30页 |
3.2 影响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因素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2.1 直接利益相关者因素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2 横向并购筹备因素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3 横向并购实施因素分析 | 第32页 |
3.2.4 上市公司营运因素分析 | 第32页 |
3.2.5 资源匹配因素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6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计量 | 第34-36页 |
3.3.1 横向并购溢价的计量 | 第34页 |
3.3.2 横向并购协同效应的度量 | 第34-36页 |
4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| 第36-42页 |
4.1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机理分析 | 第36-39页 |
4.1.1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溢价的机理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1.2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协同效应的机理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2 研究设计 | 第39-42页 |
4.2.1 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2 研究假设与模型建立 | 第40-42页 |
5 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2-47页 |
5.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42-43页 |
5.2 实证检验与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2.1 因子载荷 | 第43页 |
5.2.2 因素间相关 | 第43-44页 |
5.2.3 误差变异量 | 第44页 |
5.2.4 模型拟合度分析 | 第44页 |
5.2.5 因素分析路径图 | 第44-46页 |
5.3 实证分析结论 | 第46-47页 |
6 实现上市公司横向并购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建议 | 第47-53页 |
6.1 宏观层面建议 | 第47-50页 |
6.1.1 完善企业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7页 |
6.1.2 树立会计的价值管理观念 | 第47-49页 |
6.1.3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| 第49页 |
6.1.4 规范上市公司横向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 | 第49-50页 |
6.2 微观层面建议 | 第50-53页 |
6.2.1 明确并购策略以培养核心竞争力 | 第50页 |
6.2.2 建立符合横向并购目标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 | 第50-51页 |
6.2.3 重视横向并购中日标企业的估价 | 第51-52页 |
6.2.4 加强企业横向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附录 | 第61页 |
附录一 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| 第61-63页 |
附录二 《横向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》分析报告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