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

基于课堂观察的师生对话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页
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缘起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学对话的不可或缺性第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学实践中“对话”的缺失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个人的研究兴趣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选题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实践意义第10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一章 对话的涵义及特点第15-20页
    一、对话的涵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词源学中“对话”的界定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不同理论视角下的“对话”第15-17页
    二、师生对话的形式和特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师生对话的形式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师生对话的特点第17-20页
第二章 师生对话的现状及问题第20-36页
    一、师生对话的课堂观察实录第20-29页
    二、师生对话的问题分析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师把问答误作对话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师生对话中平等的缺失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师生对话中尊重的缺乏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师生对话中关爱的不足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教师倾听的缺席第34-36页
第三章 课堂中师生对话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一、教师缺乏对对话的正确理解第36-37页
    二、教师缺乏对话意识第37-38页
    三、教师缺乏平等对话的技巧第38-39页
    四、教师权威主义观念影响师生平等对话的实施第39-40页
    五、班级授课制影响师生对话的展开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班级授课容易演变成“满堂灌”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大班化教学影响师生对话的机会第40-41页
    六、座位排列方式影响师生对话第41-43页
第四章 师生对话的改进策略第43-52页
    一、增强师生对话的意识第43-44页
    二、提升教师的对话能力第44-45页
    三、提高教师的对话技巧第45-46页
    四、选择开放性的对话主题第46-47页
    五、拓展学生的对话空间第47-48页
    五、创设有利于师生对话的外部环境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营造融洽的对话氛围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倡导排座方式多样化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缩小班级规模,实行小班化教学第50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注释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58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陈日亮语文教学思想与情怀研究
下一篇: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