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8-18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1.2 关于体验式学习的研究 | 第9-15页 |
1.2.1 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发展 | 第9-11页 |
1.2.2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6-18页 |
2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概述 | 第18-31页 |
2.1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| 第18-22页 |
2.1.1 体验 | 第18-19页 |
2.1.2 体验式学习 | 第19-21页 |
2.1.3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 | 第21-22页 |
2.2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理论 | 第22-26页 |
2.2.1 生命哲学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4页 |
2.2.4 生物学科属性 | 第24-26页 |
2.3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原则 | 第26-29页 |
2.3.1 情境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2.3.2 主体性原则 | 第27页 |
2.3.3 生命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2.3.4 差异性原则 | 第28页 |
2.3.5 生成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2.4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设计 | 第29-31页 |
3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准备阶段 | 第31-40页 |
3.1 学习内容的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 学习主体的分析 | 第33-37页 |
3.3 学习目标的制定 | 第37-40页 |
4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实施方案的设计阶段 | 第40-55页 |
4.1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策略选择 | 第40-44页 |
4.1.1 情境的选择 | 第40-42页 |
4.1.2 方法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4.1.3 媒体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4.2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实施过程 | 第44-52页 |
4.2.1 创设情境,导入体验 | 第45-46页 |
4.2.2 提出问题,促进体验 | 第46-48页 |
4.2.3 分析问题,生成领悟 | 第48-49页 |
4.2.4 合作交流,解决问题 | 第49-50页 |
4.2.5 归纳迁移,主动应用 | 第50-52页 |
4.3 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52-55页 |
5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评价阶段 | 第55-61页 |
5.1 体验式学习评价概述 | 第55-56页 |
5.2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的评价方法 | 第56-59页 |
5.2.1 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 | 第56-58页 |
5.2.2 教师授课的评价方法 | 第58-59页 |
5.3 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59-61页 |
6 生物学体验式学习案例 | 第61-72页 |
6.1 新授课体验式学习案例 | 第61-68页 |
6.1.1 《花的结构和类型》体验式学习案例 | 第61-64页 |
6.1.2 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》体验式学习案例 | 第64-66页 |
6.1.3 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》体验式学习案例 | 第66-68页 |
6.2 复习课体验式学习案例 | 第68-69页 |
6.3 实验课体验式学习案例 | 第69-72页 |
7 结语 | 第72-76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72页 |
7.2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| 第72-73页 |
7.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73-76页 |
注释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附录 1 | 第82-83页 |
附录 2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