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5 研究内容安排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38页 |
2.1 付出-回报失衡 | 第16-23页 |
2.1.1 付出-回报失衡模型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2.1.2 付出-回报失衡模型的测量 | 第17-18页 |
2.1.3 付出-回报失衡模型的实证研究 | 第18-23页 |
2.2 组织犬儒主义 | 第23-30页 |
2.2.1 组织犬儒主义的概念 | 第23-26页 |
2.2.2 组织犬儒主义的测量 | 第26页 |
2.2.3 组织犬儒主义的实证研究 | 第26-30页 |
2.3 内部人身份感知 | 第30-32页 |
2.3.1 内部人身份感知的概念 | 第30-31页 |
2.3.2 内部人身份感知的测量 | 第31页 |
2.3.3 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实证研究 | 第31-32页 |
2.4 职业认同 | 第32-38页 |
2.4.1 职业认同的含义 | 第33-34页 |
2.4.2 职业认同的测量 | 第34页 |
2.4.3 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变量研究 | 第34-38页 |
第3章 研究设计 | 第38-45页 |
3.1 研究假设 | 第38-42页 |
3.1.1 付出-回报失衡与组织犬儒主义 | 第38-39页 |
3.1.2 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 | 第39-41页 |
3.1.3 职业认同、过度投入的调节作用 | 第41-42页 |
3.2 研究模型 | 第42-43页 |
3.3 测量工具 | 第43-44页 |
3.3.1 付出-回报失衡量表 | 第43页 |
3.3.2 内部人身份感知量表 | 第43页 |
3.3.3 职业认同量表 | 第43-44页 |
3.3.4 组织犬儒主义量表 | 第44页 |
3.4 样本选择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45-62页 |
4.1 样本的简单描述性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 量表的信度、效度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2.1 量表的信度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2 量表的效度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.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付出-回报失衡的差异影响 | 第49页 |
4.3.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组织犬儒主义的差异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4 相关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5 中介效应检验 | 第51-57页 |
4.6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| 第57-60页 |
4.6.1 职业认同的调节作用 | 第57-58页 |
4.6.2 过度投入的调节作用 | 第58-60页 |
4.7 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3页 |
附录 | 第73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