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--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

灵活式公交的响应站点选址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第15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1.5 论文组织结构第19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9-21页
第二章 灵活式公交响应站点选址的相关因素分析第21-31页
    2.1 灵活式公交服务系统特性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灵活式公交服务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灵活式公交服务系统的运营模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例介绍第24-26页
    2.2 灵活式公交的服务站点第26-27页
    2.3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系统设计参数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服务区域内用地布局情况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公交运营机构第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策略模型研究第31-45页
    3.1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问题描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服务区域分割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乘客出行需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运营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3.2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策略模型构建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假设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变量说明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数学模型第34-36页
    3.3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策略模型求解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模型求解算法设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第一阶段模型求解算法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第二阶段模型求解算法第39-40页
    3.4 算例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系统参数设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数值例子求解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结果分析第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四章 站点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设置参数研究第45-57页
    4.1 公交服务质量分析模型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固定线路式公交分析模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站点需求响应式公交分析模型第47-49页
    4.2 站点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设置参数研究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站间距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服务区域宽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需求密度第51-52页
    4.3 算例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系统参数设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站间距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服务区域宽度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需求密度第55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实施研究第57-65页
    5.1 灵活式公交站点的布局方法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新建灵活式公交线路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造的灵活式公交线路第58-59页
    5.2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的实施要点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的考虑因素分析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需求响应站点的选址原则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路段及交叉口需求响应站点选址比较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需求响应站点选址的实施建议第60-61页
    5.3 需求响应站点的选址实施流程第61-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第65页
    6.2 主要创新点第65-66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公交优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
下一篇:客流走廊中的地面公交协调组织优化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