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

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检测装置设计与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页
    1.2 称重传感器简介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称重传感器发展概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称重传感器的分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称重传感器的性能指标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称重传感器蠕变简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称重传感器的蠕变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蠕变的发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传感器蠕变特性曲线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称重传感器结构简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弹性体及弹性体常用的材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应变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交换电路第17-18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9-20页
第2章 蠕变基础理论第20-30页
    2.1 蠕变的定义第20页
    2.2 蠕变特性曲线第20-21页
    2.3 蠕变基础理论研究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单轴应力蠕变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多轴应力蠕变理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稳态与非稳态蠕变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蠕变损伤理论第26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检测原理及力学特性分析第30-38页
    3.1 蠕变误差检测原理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蠕变误差检测系统的组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L6D系列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检测原理第32-33页
    3.2 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与补偿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称重传感器的蠕变误差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蠕变误差补偿方法第34页
    3.3 称重传感器弹性体分析计算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称重传感器的力学特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称重传感器弹性元件受力分析与理论计算第35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检测装置设计第38-48页
    4.1 蠕变误差检测装置整体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蠕变误差检测装置简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装置设计技术指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装置工作原理第39页
    4.2 装置主要零部件的设计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装置机架的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称重传感器定位工装的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装置砝码的设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多用压头的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脱离机构的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气缸的选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螺栓链接强度计算第46-47页
    4.3 电气测控及气路控制设计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电气测控部分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气路控制设计第4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5章 装置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及运动仿真分析第48-58页
    5.1 机架的有限元静力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有限元模型的导入与网格划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有限元静力分析与计算第49-50页
    5.2 机架预应力模态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5.3 装置运动仿真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6章 称重传感器蠕变试验第58-64页
    6.1 蠕变试验目的第58页
    6.2 蠕变试验原理第58-59页
    6.3 蠕变试验过程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蠕变试验设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试验过程及操作规程第60-61页
    6.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试验结果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试验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AMESim-simulink的混合动力载重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研究
下一篇:二辊钢球斜轧辊设计及有限元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