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前言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12-17页 |
第一节 需求 | 第12-14页 |
1、什么是需求 | 第12页 |
2、需求的产生 | 第12页 |
3、需求的基本特征 | 第12-13页 |
4、需求的特性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视唱练耳学科的产生与功能 | 第14-15页 |
1、音乐——人类发展需求的必然产物 | 第14页 |
2、音乐活动的融合性 | 第14页 |
3、音乐学科的分化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民乐学生的培养目标 | 第15-16页 |
第四节 "需求调研"对民乐系视唱练耳教学的积极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听力发展需求 | 第17-29页 |
第一节 内心听觉 | 第17页 |
第二节 内心听觉在音乐活动中的作用 | 第17-18页 |
1、内心听觉对创作者的作用 | 第17-18页 |
2、内心听觉对演奏者的作用 | 第18页 |
第三节 内心听觉的培养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民乐学生内心听觉的特殊需求 | 第19-29页 |
1、民乐学生内心听觉的培养 | 第19-20页 |
2、以"母语"音乐为基础,打破内心音乐听觉的风格局限 | 第20-22页 |
3、民乐学生对"母语教育"的需求 | 第22-24页 |
4、对学生音乐感觉培养的忽略 | 第24页 |
5、口传心授(模仿)教学模式的缺失 | 第24-25页 |
6、即兴创作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读谱能力需求 | 第29-36页 |
第一节 读谱能力 | 第29页 |
第二节 民乐学生读谱需求 | 第29-32页 |
1、专业学习的读谱训练需求 | 第29-30页 |
2、拓宽视野的需求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不同专业在读谱上的情况 | 第32-36页 |
1、常用音域;音量范围 | 第32-33页 |
2、常用调;谱表 | 第33-34页 |
3、可演奏和弦的多声乐器 | 第34-35页 |
4、流传范围及演出形式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记谱能力需求 | 第36-40页 |
第一节 音乐创作需求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民乐采集与整理的记谱需求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视唱练耳课中加入对传统音乐记谱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