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. 导论 | 第10-19页 |
·研究背景、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评价与启示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 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·公司治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| 第19页 |
·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结合 | 第19-20页 |
·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功能拓展 | 第20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内部审计是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 | 第21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 | 第21-25页 |
·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领域实现价值增值 | 第22-23页 |
·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领域实现价值增值的途径 | 第23-25页 |
3.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功能的理论分析 | 第25-33页 |
·内部审计定义的变迁 | 第25-27页 |
·传统内部审计的功能 | 第27-29页 |
·现代内部审计的功能 | 第29-30页 |
·现代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审计功能的比较分析 | 第30-33页 |
4.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增值效果的经济学分析 | 第33-42页 |
·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| 第33-35页 |
·不完全合同理论与内部审计增值效果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管理者舞弊行为与企业价值增值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内部审计增值效果模型设定及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结论 | 第41-42页 |
5. 增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增值效果的政策性建议 | 第42-46页 |
·合理定位内部审计 | 第42-43页 |
·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| 第42页 |
·提升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认可度 | 第42-43页 |
·提高内部审计功能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| 第43页 |
·发挥内部审计的"免疫系统"功能 | 第43页 |
·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内部审计监督和制约 | 第43-44页 |
·提升内部审计的整体实力 | 第44-46页 |
·确保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 | 第44页 |
·强化内部审计基本职责 | 第44-45页 |
·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