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0.1 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0.1.1 对“VV看”格式的研究 | 第9页 |
0.1.2 对助词“看”的研究 | 第9-11页 |
0.1.3 其他相关研究 | 第11页 |
0.2 选题的现实意义 | 第11-12页 |
0.3 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| 第12页 |
0.4 语料来源 | 第12-13页 |
1 “VV看”中的“V”与“看” | 第13-23页 |
1.1 “VV看”中的“V”的特点 | 第13-15页 |
1.2 助词“看”的产生与演变 | 第15-18页 |
1.3 “看”演变的动因 | 第18-22页 |
1.3.1 句法位置的改变 | 第19页 |
1.3.2 语义泛化 | 第19-20页 |
1.3.3 主观化 | 第20页 |
1.3.4 重新分析 | 第20-21页 |
1.3.5 转喻 | 第21-22页 |
1.4 “看”的语义 | 第22-23页 |
2 “VV看”格式的语法特征 | 第23-35页 |
2.1 “VV看”中的“VV”与动词重叠之比较 | 第23-31页 |
2.1.1 “VV看”与动词重叠在语法意义上的比较 | 第23-27页 |
2.1.2 “VV看”格式与动词重叠在句法特征上的比较 | 第27-30页 |
2.1.3 “VV看”格式与动词重叠在语体风格上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2.2 现代汉语中“VV看”格式的几种表现形式 | 第31-33页 |
2.3 “VV看”的句式表达 | 第33-35页 |
2.3.1 S+VV看,X | 第33-34页 |
2.3.2 X,S+VV看 | 第34页 |
2.3.3 S+VV看,其他/其他,S+VV看 | 第34页 |
2.3.4 S+VV,看+X | 第34-35页 |
3 “VV看”格式的语用研究 | 第35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35-36页 |
3.2 以会话含义理论分析“VV看” | 第36-40页 |
3.2.1 合作原则与“VV看” | 第37-40页 |
3.3 以关联理论及新格赖斯原则分析“VV看” | 第40-44页 |
3.3.1 关联理论 | 第40-44页 |
3.4 以霍恩的Q原则和R原则分析“VV看” | 第44-49页 |
3.5 以预设理论对分析“VV看” | 第49-53页 |
结束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