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笔记语法学资料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緒論 | 第10-16页 |
第一節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| 第10-12页 |
第二節 宋代筆記語言學研究現狀 | 第12-14页 |
第三節 研究的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宋代以前的語法研究 | 第16-23页 |
第一節 宋代以前的詞法研究 | 第16-19页 |
一、宋以前對詞的虛實的認識 | 第16-17页 |
二、宋以前對虛詞類別的劃分 | 第17-19页 |
三、宋以前對實詞類別的劃分 | 第19页 |
第二節 宋代以前的句法研究 | 第19-23页 |
一、宋以前的句讀之學 | 第19-21页 |
二、宋以前對語序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三、宋以前對句式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宋代筆記中的詞法研究 | 第23-77页 |
第一節 詞類劃分 | 第23-28页 |
一、實字虛字 | 第23-25页 |
二、動字靜字 | 第25-26页 |
三、死字活字 | 第26-28页 |
第二節 評論虛詞的作用及用法 | 第28-37页 |
一、虛詞的作用 | 第28-30页 |
二、虛詞的用例分析 | 第30-34页 |
三、方言虛詞 | 第34-37页 |
第三節 詞類闡釋 | 第37-64页 |
一、名詞 | 第37-40页 |
二、動詞 | 第40-43页 |
三、形容詞 | 第43-46页 |
四、嘆詞 | 第46-50页 |
五、代詞 | 第50-55页 |
六、數詞 | 第55-56页 |
七、量詞 | 第56-58页 |
八、連詞 | 第58-61页 |
九、否定副詞 | 第61-64页 |
第四節 對構詞法的認識 | 第64-73页 |
一、詞綴 | 第64-70页 |
二、重疊 | 第70-72页 |
三、復合 | 第72-73页 |
第五節 宋代筆記詞法研究的局限與不足 | 第73-77页 |
一、虛詞研究依附于訓詁學與修辭學 | 第73-74页 |
二、對詞類的劃分缺乏明確界定 | 第74-75页 |
三、夾雜個人經驗,存在主觀臆斷 | 第75-77页 |
第四章 宋代筆記中的句法研究 | 第77-100页 |
第一節“句法”的提出 | 第77-81页 |
第二節 句式分析 | 第81-83页 |
第三節 句讀之学 | 第83-89页 |
第四節 幾種特殊格式 | 第89-95页 |
一、倒文 | 第89-91页 |
二、省文 | 第91-94页 |
三、互體 | 第94-95页 |
第五節 “語病”的提出 | 第95-96页 |
第六節 宋代筆記句法研究的局限與不足 | 第96-100页 |
一、“句法”研究依附於文學評論 | 第96-97页 |
二、對句讀之學缺乏理論性總結 | 第97-98页 |
三、喜立新說,缺乏證據支撐 | 第98-100页 |
第五章 宋代筆記對《馬氏文通》語法觀念的影響 | 第100-109页 |
第一節 對《文通》詞類劃分和詞類活用思想的影響 | 第100-105页 |
一、《文通》襲用了宋代筆記的三對術語 | 第100-104页 |
二、《文通》對虛詞作用的論述與宋代筆記一脈相承 | 第104-105页 |
第二節 對《文通》句法觀念和句式分析方法的影響 | 第105-109页 |
一、促進了《文通》以句法為核心的語法體系的构建 | 第105-106页 |
二、對《文通》的句式變換分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| 第106-107页 |
三、《文通》吸收了宋代筆記的句式類比分析方法 | 第107-109页 |
總結 | 第109-110页 |
參考文獻 | 第110-113页 |
附錄:宋代筆記語法學資料彙編 | 第113-185页 |
後記 | 第1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