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1-23页 |
1.1 WRKY转录因子的起源 | 第11页 |
1.2 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| 第11-12页 |
1.3 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| 第12-18页 |
1.3.1 WRKY转录因子的组成型表达调控 | 第13-14页 |
1.3.2 WRKY转录因子的诱导型表达调控 | 第14-18页 |
1.4 小麦WRKY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6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35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2.1.1 水培小麦的胁迫处理与取样 | 第23页 |
2.1.2 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验证 | 第23-24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4-35页 |
2.2.1 本研究相关应用网站和软件 | 第24-25页 |
2.2.2 小麦总RNA的提取 | 第25页 |
2.2.3 RNA的反转录 | 第25-27页 |
2.2.4 荧光定量PCR | 第27-28页 |
2.2.5 拟南芥DNA的提取 | 第28页 |
2.2.6 小麦抗非生物胁迫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筛选 | 第28页 |
2.2.7 六倍体小麦WRKY转录因子的进化分析 | 第28页 |
2.2.8 小麦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 | 第28-32页 |
2.2.9 气孔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32-35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53页 |
3.1 六倍体小麦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筛选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3.1.1 六倍体小麦WRKY转录因子的筛选 | 第35页 |
3.1.2 六倍体小麦WRKY转录因子的的进化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1.3 六倍体小麦WRKY基因复制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1.4 六倍体小麦WRKY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量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1.5 六倍体小麦抗非生物胁迫WRKY转录因子的筛选 | 第38-39页 |
3.2 非生物胁迫相关WRKY转录因子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| 第39-42页 |
3.3 ABA和H2O2处理下Traes_7DL_A9EF00572表达模式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 Traes_7DL_A9EF00572序列克隆 | 第43-45页 |
3.5 拟南芥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的功能验证分析 | 第45-53页 |
3.5.1 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功能验证 | 第45-46页 |
3.5.2 过表达拟南芥干旱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| 第46-49页 |
3.5.3 干旱胁迫下过表达植株理化指标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5.4 干旱胁迫下过表达株系拟南芥的蒸腾速率,气孔导度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5.5 拟南芥过表达株系的气孔分析 | 第51-53页 |
4 讨论 | 第53-56页 |
4.1 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筛选 | 第53页 |
4.2 小麦和拟南芥WRKY转录因子的进化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 不同胁迫下TaWRKY146的表达模式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 TaWRKY146的过表达拟南芥植株分析 | 第55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7页 |
附录A 相关所用引物列表 | 第67-69页 |
附录B 培养基的制备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