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压力管理问题研究--以A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Summary | 第6-7页 |
1 导论 | 第9-10页 |
1.1 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| 第9页 |
1.2 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0-19页 |
2.1 理论研究成果 | 第10-14页 |
2.2 企业社会工作实践成果 | 第14-19页 |
2.2.1 国外企业社会工作 | 第14-15页 |
2.2.2 港台地区 | 第15-16页 |
2.2.3 国内企业社会工作 | 第16-19页 |
3 A公司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分析 | 第19-33页 |
3.1 A公司背景介绍 | 第19页 |
3.2 A公司员工压力问题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3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3.4 员工压力干预的社会工作实践 | 第20-33页 |
3.4.1 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 | 第21-27页 |
3.4.2 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 | 第27-30页 |
3.4.3 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 | 第30-32页 |
3.4.4 EAP项目的开展 | 第32-33页 |
4 总结与反思 | 第33-36页 |
4.1 A公司企业社会工作的反思 | 第33-34页 |
4.1.1 定位社工角色问题 | 第34页 |
4.1.2 策划活动问题 | 第34页 |
4.1.3 专业性疑惑 | 第34页 |
4.2 A公司企业社会工作的不足之处 | 第34-36页 |
4.2.1 认识不足 | 第34-35页 |
4.2.2 工作对象选择的困难 | 第35页 |
4.2.3 收集调查资料的困难性和可信度 | 第35页 |
4.2.4 社会工作者价值中立和伦理困境 | 第35页 |
4.2.5 企业社工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| 第35-36页 |
5 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| 第36-38页 |
5.1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挑战 | 第36页 |
5.2 相关对策 | 第36-38页 |
5.2.1 加强社会宣传,提高认同感 | 第36页 |
5.2.2 争取政府部门的介入与支持 | 第36-37页 |
5.2.3 建立高素质的企业社工队伍 | 第37页 |
5.2.4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企业社会工作 | 第37页 |
5.2.5 根据企业类型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