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资本视角下社会诚信建设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1-19页 |
(一)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2.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-15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7页 |
(三)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| 第17-19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框架结构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社会诚信与社会资本理论阐释 | 第19-29页 |
(一)社会诚信的概念 | 第19-23页 |
1.诚信 | 第19-20页 |
2.社会诚信 | 第20-23页 |
(二)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| 第23-26页 |
1.社会资本的信任要素 | 第24-25页 |
2.社会资本的规范要素 | 第25页 |
3.社会资本的网络要素 | 第25-26页 |
(三)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诚信的整合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1.经济领域的价值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政治领域的价值分析 | 第27页 |
3.思想文化领域的价值分析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现状分析 | 第29-39页 |
(一)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建设取得的成就 | 第29-31页 |
1.经济领域诚信建设取得的成就 | 第29页 |
2.政治领域诚信建设取得的成就 | 第29-30页 |
3.思想文化领域诚信建设取得的成就 | 第30-31页 |
(二)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危害 | 第31-35页 |
1.经济领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| 第31-32页 |
2.政治领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| 第32-33页 |
3.思想文化领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| 第33-35页 |
(三)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诚信问题的审视 | 第35-39页 |
1.人们之间信任度低 | 第35-36页 |
2.社会规范不健全 | 第36-37页 |
3.社会关系网络缺乏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关于社会诚信建设的思考 | 第39-56页 |
(一)教育引导: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度 | 第39-46页 |
1.加强诚信教育,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 | 第40-43页 |
2.树立诚信典型,促使人们产生诚信行为 | 第43-46页 |
(二)制度约束:健全社会规范 | 第46-53页 |
1.建立健全与社会诚信建设有关的规章制度 | 第46-50页 |
2.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建设的法治体系 | 第50-53页 |
(三)载体构建:形成普遍信任的社会关系网 | 第53-56页 |
1.大力发展横向组织 | 第53-54页 |
2.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| 第54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