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1 益阳地方民歌概述 | 第11-23页 |
1.1 益阳市人文地理概况 | 第11页 |
1.2 益阳地方民歌分类 | 第11-20页 |
1.3“胡呐喊”发展源流及现状 | 第20-23页 |
2“胡呐喊”的艺术特征 | 第23-31页 |
2.1 原生态唱腔 | 第23-24页 |
2.2 写实的歌词艺术 | 第24-25页 |
2.3 曲式结构及调性布局 | 第25-27页 |
2.4 节奏及装饰音 | 第27-28页 |
2.5 歌唱形式 | 第28-31页 |
3“胡呐喊”的演唱特点 | 第31-35页 |
3.1“胡呐喊”唱腔的呼喊性 | 第31-32页 |
3.2 真假声结合的发声方法 | 第32-33页 |
3.3 强有力的呼吸支持 | 第33-35页 |
4“胡呐喊”的传承与发展 | 第35-41页 |
4.1“胡呐喊”山歌传承与延续的价值 | 第35-37页 |
4.2“胡呐喊”山歌传承中的困惑 | 第37-38页 |
4.3“胡呐喊”山歌传承途径的思考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