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新课程标准及变式教学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| 第9-11页 |
一、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| 第9-10页 |
二、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特点 | 第10-11页 |
三、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巨大困境 | 第11页 |
第二节 变式与变式教学 | 第11-15页 |
一、变式 | 第11-12页 |
二、变式教学 | 第12页 |
三、变式教学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四、变式教学理论依据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化学变式教学理论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 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7页 |
一、教学观念落后,教学模式教条化 | 第15页 |
二、教学评价单一,注重成绩而轻能力 | 第15-16页 |
三、教学模式蜂拥踏至,任课教师无所适从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化学变式教学的研究情况 | 第17-18页 |
一、变式教学研究情况 | 第17-18页 |
二、化学变式教学的研究前景 | 第18页 |
第三节 化学变式教学的功能 | 第18-21页 |
一、激发学习兴趣、促进学习效率 | 第18页 |
二、易于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本质 | 第18-19页 |
三、易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| 第19-20页 |
四、提高学习的参与性、主动性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化学变式教学基本原则 | 第21-25页 |
一、目的原则 | 第21页 |
二、自主原则 | 第21-22页 |
三、反思原则 | 第22-23页 |
四、适度原则 | 第23页 |
五、创新原则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农村初中化学学习中变式教学的调查情况及分析 | 第25-31页 |
第一节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及变式教学的调查 | 第25-27页 |
一、学校基本情况 | 第25页 |
二、初中化学学习中变式教学的调查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学生学习化学的变式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31页 |
一、思维定势 | 第27-29页 |
二、已获得的化学知识 | 第29-30页 |
三、动机和情绪 | 第30页 |
四、气质表现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1-45页 |
第一节 变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 | 第31-35页 |
一、对化学概念进行不同方式导课 | 第31-34页 |
二、化学概念的一个初步形成 | 第34-35页 |
三、化学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| 第35页 |
第二节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| 第35-39页 |
一、变化解题方法(一题多解) | 第36-37页 |
二、对例题、习题的变化和引申(一题多变) | 第37-38页 |
三、在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时,不改变解题的方法(一法多用)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应用 | 第39-43页 |
一、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| 第39-40页 |
二、“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”实验 | 第40-42页 |
三、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| 第42-43页 |
第四节 变式教学的效果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初中化学变式教学课堂教学实例 | 第45-57页 |
第一节 课堂教学实例(一) | 第45-48页 |
第二节 课堂教学实例(二) | 第48-51页 |
第三节 课堂教学实例(三) | 第51-54页 |
第四节 课堂教学实例(四) | 第54-57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57-59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57页 |
第二节 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