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6-24页 |
1 茶树抗性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1.1 茶树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2 茶树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2 植物miRNA研究进展 | 第18-22页 |
2.1 植物miRNA的生物合成 | 第18页 |
2.2 植物miRNA的作用机理 | 第18-19页 |
2.3 植物miRNA的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4 MiRNA与植物抗性的应答调控 | 第20-22页 |
2.4.1 植物生物胁迫 | 第20页 |
2.4.2 植物非生物胁迫 | 第20-22页 |
3 MiR166家族的研究进展 | 第22页 |
4 本项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4.1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4.2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成分变化 | 第24-3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1 材料 | 第24-25页 |
1.1.1 试验材料 | 第24页 |
1.1.2 试验主要试剂 | 第24页 |
1.1.3 试验主要仪器 | 第24-25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25页 |
1.2.1 叶片含水量及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 | 第25页 |
1.2.2 叶片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5页 |
1.2.3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5页 |
1.2.4 叶片电导率测定方法 | 第2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1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及土壤含水量变化 | 第26页 |
2.2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| 第26-27页 |
2.3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丙二醛含量变化 | 第27页 |
2.4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电导率变化 | 第27-28页 |
3 讨论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Solexa测序技术鉴定铁观音茶树不同干旱胁迫过程中的sRNA | 第30-5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1.1 材料 | 第30页 |
1.1.1 试验材料 | 第30页 |
1.1.2 试验主要试剂 | 第30页 |
1.1.3 试验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30-33页 |
1.2.1 铁观音茶树叶片总RNA的提取方法 | 第30-31页 |
1.2.2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sRNA文库的构建及Solexa测序 | 第31-32页 |
1.2.3 铁观音茶树分水处理过程中s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2-3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51页 |
2.1 铁观音茶树叶片总RNA的质量检测 | 第33页 |
2.2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sRNA的数据注释与分析 | 第33-43页 |
2.2.1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sRNA的数据质量及长度分布 | 第33-36页 |
2.2.2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sRNA公共及特有序列比对 | 第36-37页 |
2.2.3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sRNA与分析数据库的比对 | 第37-41页 |
2.2.4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sRNA的分类注释 | 第41-43页 |
2.3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conserved miRNA数据分析 | 第43-45页 |
2.3.1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conserved miRNA的差异分析 | 第43-44页 |
2.3.2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conserved miRNA的靶基因预测 | 第44-45页 |
2.3.3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conserved miRNA靶基因的GO功能预测 | 第45页 |
2.4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novel miRNA的预测 | 第45-50页 |
2.4.1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novel miRNA的首位碱基偏好性 | 第46-48页 |
2.4.2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novel miRNA的差异分析 | 第48-49页 |
2.4.3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novel miRNA的靶基因预测 | 第49-50页 |
2.4.4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novel miRNA靶基因的GO功能预测 | 第50页 |
2.5 参考铁观音茶树转录组的sRNA数据分析 | 第50-51页 |
3 讨论 | 第51-54页 |
3.1 铁观音茶树与干旱胁迫相关miRNA数量较多 | 第51-52页 |
3.2 铁观音茶树与干旱胁迫相关的绝大部分miRNA为低丰度表达 | 第52页 |
3.3 铁观音茶树miRNA参与干旱胁迫的应答 | 第52-54页 |
第四章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相关miRNA的定量表达分析 | 第54-6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6页 |
1.1 材料 | 第54-55页 |
1.1.1 试验材料 | 第54页 |
1.1.2 试验主要试剂 | 第54页 |
1.1.3 试验主要仪器 | 第54-55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55-56页 |
1.2.1 铁观音茶树叶片总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| 第55页 |
1.2.2 铁观音茶树叶片sRNA的加尾与cDNA合成 | 第55页 |
1.2.3 铁观音茶树叶片miRNA qPCR引物设计 | 第55页 |
1.2.4 Roche LightCycler(?)480 qPCR扩增 | 第55-56页 |
1.2.5 数据分析 | 第5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6-63页 |
2.1 铁观音茶树叶片miRNA qPCR引物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分析 | 第56-57页 |
2.2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conserved miRNA的定量表达分析 | 第57-60页 |
2.3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novel miRNA的定量表达分析 | 第60-63页 |
3 讨论 | 第63-65页 |
3.1 铁观音茶树中存在与干旱胁迫协同变化的miRNA | 第63页 |
3.2 铁观音茶树novel miRNA与干旱胁迫具有相关性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MiR166家族的靶基因克隆及定量表达分析 | 第65-74页 |
1 MiR166家族的靶基因克隆 | 第65-69页 |
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5-66页 |
1.1.1 材料 | 第65页 |
1.1.2 实验方法 | 第65-66页 |
1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69页 |
1.3 讨论 | 第69页 |
2 MiR166家族靶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| 第69-74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9-71页 |
2.1.1 材料 | 第69页 |
2.1.2 试验方法 | 第69-71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2页 |
2.2.1 MiR166家族靶基因的引物特异性与扩增效率 | 第71页 |
2.2.2 MiR166家族靶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| 第71-72页 |
2.3 讨论 | 第72-74页 |
2.3.1 ATHN-14-like及ATHN-15-like与miR166家族存在协同表达 | 第72-73页 |
2.3.2 ATHN-15-like在铁观音茶树中度干旱胁迫时的响应最为显著 | 第73-74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74-78页 |
1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的主要生化成分变化 | 第74页 |
2 Solexa测序技术鉴定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的sRNA | 第74-75页 |
3 铁观音茶树干旱胁迫过程中相关miRNA的定量表达分析 | 第75-76页 |
4 MiR166家族的靶基因克隆及定量表达分析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7页 |
附录 | 第87-8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会议及项目情况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