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析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--以《编花篮》、《摇篮曲》、《绣荷包》为例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1.1 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.1 学术意义 | 第9页 |
| 1.2.2 历史文化意义 | 第9页 |
| 1.2.3 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3 研究现状综述与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第2章 河南民歌的概况 | 第11-15页 |
| 2.1 河南民歌的形成 | 第11-12页 |
| 2.1.1 历史背景 | 第11页 |
| 2.1.2 地理因素与人文环境 | 第11-12页 |
| 2.2 河南民歌的类型 | 第12-15页 |
| 2.2.1 河南民歌 | 第12-13页 |
| 2.2.2 河南民歌的风格分区 | 第13-15页 |
| 第3章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 | 第15-25页 |
| 3.1 河南民歌的音乐特征 | 第15-17页 |
| 3.1.1 调式、音阶特征 | 第15-16页 |
| 3.1.2 旋律、节拍、节奏特征 | 第16-17页 |
| 3.2 河南民歌的语言特色 | 第17-19页 |
| 3.2.1 河南方言特点 | 第17-18页 |
| 3.2.2 河南民歌的衬词、衬腔特点 | 第18-19页 |
| 3.3 河南民歌的演唱技巧 | 第19-25页 |
| 3.3.1 河南民歌的真假声运用 | 第19-20页 |
| 3.3.2 河南民歌的咬字、吐字 | 第20-21页 |
| 3.3.3 河南民歌中装饰音的演唱技巧 | 第21-25页 |
| 第4章 河南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| 第25-30页 |
| 4.1 河南民歌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性、困境及原因 | 第25-27页 |
| 4.1.1 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| 第25-26页 |
| 4.1.2 继承与发展的面临的困境 | 第26页 |
| 4.1.3 继承与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| 第26-27页 |
| 4.2 对河南民歌继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| 第27-30页 |
| 4.2.1 多采风,多保留 | 第27-28页 |
| 4.2.2 多创编,多发展 | 第28-29页 |
| 4.2.3 多宣传,多展示 | 第29-30页 |
| 结论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| 附录 | 第33-36页 |
| 致谢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