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页 |
1.5 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概况分析 | 第13-18页 |
2.1 建构主义与物理实验教学 | 第13页 |
2.2 物理实验教学价值 | 第13-14页 |
2.3 物理实验教学变革发展情况 | 第14-16页 |
2.4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| 第16-18页 |
第3章 刘炳昇先生少年成长经历简述 | 第18-22页 |
3.1 科技兴趣小组经历激发探索自然的热情 | 第18页 |
3.2 航模小组经历奠定对物理实验的热爱与操作基础 | 第18-20页 |
3.3 两位恩师的重要影响 | 第20-22页 |
3.3.1 高中物理老师提供了个性发展的优渥土壤,激发对物理的热爱 | 第20页 |
3.3.2 大学老师朱正元先生言传身教,坚定物理实验研究的信念 | 第20-22页 |
第4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内涵分析 | 第22-52页 |
4.1 文献资料分析 | 第22-41页 |
4.1.1 论文与书籍数量统计 | 第22-27页 |
4.1.2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思想发展史 | 第27-41页 |
4.2 低成本物理实验视频整理 | 第41-48页 |
4.2.1 实验视频内容整理 | 第41-47页 |
4.2.2 实验特点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3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特点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3.1 注重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| 第48-49页 |
4.3.2 教材结构设计关注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统一 | 第49-50页 |
4.3.3 教材内容关注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| 第50页 |
4.3.4 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 | 第50-51页 |
4.3.5 教材的呈现方式新颖独特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访谈纪实——多方面深入了解刘炳昇先生 | 第52-60页 |
5.1 钟情创新物理实验,课堂生动有趣 | 第52-55页 |
5.2 为教学奉献毕生精力,孜孜不倦 | 第55-57页 |
5.3 实验特色鲜明突出,让人印象深刻 | 第57-58页 |
5.4 师道的传承——“小实验、大智慧”思想影响几代人 | 第58-59页 |
5.5 巨大的人格魅力,感染众人 | 第59-60页 |
第6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启迪 | 第60-69页 |
6.1 对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启迪 | 第60-61页 |
6.1.1 兴趣与工作结合,永葆好奇心 | 第60页 |
6.1.2 行为世范,人格魅力远胜一切 | 第60-61页 |
6.2 对莘莘学子学习物理的启迪 | 第61-63页 |
6.2.1 发现物理之趣,树立学习的信心 | 第61-62页 |
6.2.2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,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| 第62-63页 |
6.3 对中学物理课程建设的启迪 | 第63-69页 |
6.3.1 完善实验设施配备,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 | 第63页 |
6.3.2 关注课堂以外,大力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 | 第63-64页 |
6.3.3 创新物理实验,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内涵 | 第64-69页 |
附录 | 第69-88页 |
附录Ⅰ 刘炳昇先生发表的论文一览表 | 第69-75页 |
附录Ⅱ 刘炳昇先生的低成本实验视频整理表 | 第75-87页 |
附录Ⅲ 访谈提纲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