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劳动科学论文--职业培训论文

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的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与城市化发展相关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与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相关的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与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框架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创新点第20-21页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1-26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区教育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职业技能培训第22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人力资本与教育培训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社会融合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社区治理理论第24-26页
第三章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背景与一般分析第26-34页
    3.1 中国城镇化背景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传统城镇化的非协调性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 3.2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的基本现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社区面貌与组织架构的城市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转移人口低就业率与消费能力的下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转移人口社会融合程度低第31页
    3.3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一般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职业技能培训是促使转移人口融入的有效方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场所第32-34页
第四章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的比较研究第34-42页
    4.1 两地基本情况概述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长沙先锋新宇社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济南雁翔苑社区第34-35页
    4.2 两地培训政策对比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长沙学校分散培训政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济南社区集中培训政策第36页
    4.3 培训效果比较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培训了解与参与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社会融合程度第38-39页
    4.4 分析与启示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加强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选择符合转移人口需求的社区培训形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优化培训形式与内容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加大政府对社区培训所需资源的支持力度第40-42页
第五章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的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构建第42-53页
    5.1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构建的思路与原则第42-43页
    5.2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构建的制度设计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政策机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治理机制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投入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激励监督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5.3 成建制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架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运行模块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课程模块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支持保障模块第51-53页
结论与展望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1-62页
附录B 初期了解性调查问卷第62-63页
附录C 案例访谈提纲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目的论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--以林语堂英译本《浮生六记》为例
下一篇:《北欧白天鹅生态标签化妆品认证》汉译实践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