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3页 |
(一) 研究的目的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三) 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1页 |
(四) 研究的内容 | 第11-12页 |
(五)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(六) 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一、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发展 | 第13-20页 |
(一) 高校辅导员 | 第13-14页 |
(二) 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科学内涵 | 第14页 |
(三) 考察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与历史 | 第14-17页 |
1. 建国以前的辅导员管理制度 | 第15页 |
2. 新中国成立后的辅导员管理制度 | 第15-16页 |
3.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辅导员管理制度 | 第16页 |
4. 文革后的辅导员管理制度 | 第16页 |
5. 新世纪以来的辅导员管理制度 | 第16-17页 |
(四) 高校辅导员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 | 第17-20页 |
1. 社会文化多元化给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带来挑战 | 第17-18页 |
2.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带来挑战 | 第18页 |
3. 学生、家长、社会对辅导员的高期望给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带来挑战 | 第18页 |
4. 辅导员对工作的倦怠感给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带来挑战 | 第18-20页 |
二、内蒙古地区高校辅导员管理实际情况 | 第20-22页 |
(一) 现行内蒙古地区高校辅导员管理机制 | 第20页 |
(二) 现行内蒙古地区高校辅导员管理的情况 | 第20-22页 |
1. 在认识上内蒙古地区高校重视辅导员的管理 | 第20-21页 |
2. 内蒙古地区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| 第21-22页 |
三、探究内蒙古地区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问题与原因 | 第22-27页 |
(一) 内蒙古地区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问题 | 第22-25页 |
1. 内蒙古高校辅导员管理理念方面 | 第22页 |
2. 内蒙古高校辅导员队伍方面 | 第22-24页 |
3. 内蒙古高校辅导员管理过程方面 | 第24-25页 |
(二) 内蒙古地区高校辅导员管理问题的原因 | 第25-27页 |
1. 社会普遍轻视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 | 第25-26页 |
2. 政府相关政策不完备 | 第26页 |
3. 学校重视度不够 | 第26页 |
4. 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偏差 | 第26-27页 |
四、创新高校辅导员管理的路径与思考 | 第27-36页 |
(一) 积极推进辅导员管理的理念创新 | 第27-30页 |
1. 树立以辅导员为本的管理理念 | 第27-28页 |
2. 树立保障辅导员的法律理念 | 第28-29页 |
3. 让辅导员有更多的职业认同 | 第29-30页 |
(二) 积极探索辅导员管理制度的创新 | 第30-33页 |
1. 选拨任用制度 | 第30-31页 |
2. 培训制度 | 第31-32页 |
3. 考核评价制度 | 第32-33页 |
(三) 积极尝试辅导员管理机制的创新 | 第33-36页 |
1. 管理激励机制 | 第33-34页 |
2. 流动机制 | 第34页 |
3. 休闲机制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