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乳品加工工业论文--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

基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乳品质控方法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1 绪论第17-41页
    1.1 乳及乳制品的发展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乳及乳制品营养价值及其分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内外乳及乳制品发展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乳及乳制品检测技术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1.2 常见的非线性化学反应及机理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化学振荡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Belousov-Zhabotinskii(B-Z)化学振荡反应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Cu(Ⅱ)振荡反应体系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过氧化酶-氧化酶生化振荡反应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4 Bray-Libhafsky(B-L)振荡反应体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5 Briggs-Rauscher(B-R)振荡反应体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6 液膜振荡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化学混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化学波第26页
    1.3 非线性化学反应的产生及应用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非线性化学反应的研究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金属离子及配合物检测中的应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有机物分子、气体分子及其他物质检测中的应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中药检测中的应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非线性化学反应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第29-30页
    1.4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的工作原理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非线性化学反应中的电位和时间关系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非线性化学的反应机理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描述第36-38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8-41页
2 用于奶粉检测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振荡体系的条件优化第41-7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原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验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试验仪器第42页
    2.3 两种振荡体系的试验方法第42页
    2.4 H_2SO_4-CH_2(COOH)_2-NaBrO_3-NH_4Ce(SO_4)_2体系反应条件优化第42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体系工中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检测量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温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试剂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1 硫酸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2 丙二酸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3 溴酸钠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.4 硫酸铈铵浓度对反应体系工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Box-Behnken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5.1 响应面设计及试验结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5.2 方差分析及显著性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2.5 H_2SO_4-CH_3COCH_3-MnSO_4-NaBrO_3体系反应条件优化第56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体系Ⅱ中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检测量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温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试剂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4.1 硫酸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4.2 硫酸锰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4.3 溴酸钠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4.4 丙酮浓度对反应体系Ⅱ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Box-Behnken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第63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5.1 响应面设计及试验结果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5.2 方差分析及显著性分析第64-73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73-74页
3 基于两种振荡体系检测奶粉中添加的糊精和尿素第74-10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74页
    3.2 基于H_2SO_4-CH_2(COOH)_2-NaBrO_3-NH_4Ce(SO_4)_2体系检测奶粉中添加的糊精第74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材料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试验原料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试验试剂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试验仪器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4 试验原理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方法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利用体系工对标样参数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体系工中未知试样的测定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结果与讨论第76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体系工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和重现性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体系工奶粉掺杂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体系工中糊精不同添加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利用体系工测定奶粉中添加的糊精含量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5 体系工验证试验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6 体系工奶粉中添加糊精含量的检出限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小结第83页
    3.3 基于H_2SO_4-CH_3COCH_3-Mn_SO_4-NaBrO_3体系检测奶粉中添加的糊精第83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材料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试验原料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试验试剂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试验仪器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4 试验原理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验方法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利用体系Ⅱ对标样定量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体系Ⅱ中未知试样的测定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果与讨论第84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体系Ⅱ奶粉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携带的信息和重现性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体系Ⅱ奶粉掺杂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体系Ⅱ中糊精不同添加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利用体系Ⅱ测定奶粉中添加的糊精含量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5 体系Ⅱ验证试验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6 体系Ⅱ奶粉中添加糊精含量的检出限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小结第91-92页
    3.4 基于H_2SO_4-CH_2(COOH)_2-NaBrO_3-NH_4Ce(SO_4)2体系检测奶粉中掺杂的尿素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试验材料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1 试验原料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试验方法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1 标样定量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2 未知试样的测定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结果与讨论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1 奶粉掺杂尿素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2 尿素不同掺杂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3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测定奶粉中掺杂的尿素含量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4 验证试验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5 奶粉中掺杂尿素含量的检出限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小结第98页
    3.5 基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同时检测奶粉中掺杂的糊精和尿素第98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试验材料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.1 试验原料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试验方法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1 标样定量信息测定与回归方程模型建立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.2 未知试样的测定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结果与讨论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.1 反应过程中温度的选择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.2 奶粉中同时掺杂糊精和尿素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.3 糊精与尿素不同掺杂量对奶粉指纹图谱的影响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.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.5 混合奶粉中糊精和尿素含量的预测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.6 奶粉中同时掺杂糊精和尿素的检出限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小结第106-107页
4 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及应用第107-117页
    4.1 试验材料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原料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验试剂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试验仪器第107页
    4.2 利用两种体系检测奶粉指纹图谱的比较第107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利用体系工和体系Ⅱ检测的配方奶粉指纹图谱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品牌奶粉指纹图谱库的构建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奶粉指纹图谱库软件的开发及应用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奶粉指纹图谱模式识别方法的应用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1 利用体系Ⅱ鉴别纯羊奶基粉和纯牛奶基粉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2 利用体系Ⅱ鉴别不同品牌的奶粉第113-116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116-117页
5 结论、创新点和展望第117-12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117-118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118-119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119-120页
致谢第120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3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34-135页

论文共13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羊乳源ACE抑制肽制备、分离纯化及鉴定
下一篇:成濑巳喜男的现实主义情节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