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设计、性能分析与综合论文

人体步态分析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6页
主要符号表第16-17页
1 绪论第17-3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-23页
     ·步态分析系统的应用领域第19-22页
     ·步态分析的技术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第23-34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步态分析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基于图像与视频信息的步态分析系统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基于压力信息的步态分析系统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基于肌电信号分析的步态分析系统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基于声学信号的步态分析系统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基于MARG的穿戴式步态分析方案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步态分析系统第30-34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34-37页
2 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的技术方案第37-59页
   ·步态分析系统的相关概念第37-43页
     ·人体传感器网络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空间位置和姿态角的描述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坐标系变换第42-43页
   ·四元数表示法第43-50页
     ·求解四元数微分方程第46页
     ·梯度下降算法求解最优四元数第46-50页
   ·步态分析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第50-55页
     ·惯性与磁力测量单元第50-54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物理模型第54-55页
   ·步态参数定义第55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3 传感器对准与误差校正第59-83页
   ·前言第59-60页
   ·初始姿态计算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计算俯仰角和滚转角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利用磁力计计算偏航角第61-62页
   ·基于轴线对准的传感器坐标系更新第62-66页
     ·四元数修正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数值实验第65页
     ·多个传感器对准第65-66页
   ·基于数字滤波器的数据融合降噪第66-72页
     ·传统卡尔曼滤波降噪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降噪第68-72页
   ·3σ准则筛除粗大误差第72-73页
   ·MARG传感器参数标定第73-80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灵敏度标定第73-76页
     ·加速度计正交误差测试第76-80页
   ·Vicon系统校准和零点对准第80-82页
     ·系统校准第81页
     ·零点对准第81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3页
4 多层次数据融合计算步态参数第83-109页
   ·前言第83-84页
   ·单足步态参数计算第84-95页
     ·特征层数据融合划分步态时相第84-88页
     ·决策层数据融合确定站立相第88-90页
     ·矢状面的足角计算第90-92页
     ·实测实验第92页
     ·足部角度估算精度验证第92-94页
     ·通过数值积分计算步速和步长第94-95页
   ·双足传感器步态数据融合第95-97页
   ·步态参数标准化和对称性分析第97-99页
   ·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数据层融合第99-101页
   ·步行轨迹再现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·步行轨迹推算原理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室内步行实验结果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楼梯步行实验结果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室外步行实验结果和对比第105-10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7-109页
5 下肢运动分析与扩展零速度更新算法第109-133页
   ·前言第109-110页
   ·特征层融合计算膝关节屈曲角度第110-115页
     ·下肢关节角度测量的实际应用第112-115页
   ·零速度更新算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第115-121页
     ·零速度更新算法的有效性第115-118页
     ·基于ZUPT和EKF的步长误差研究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与其他方法对比第119-121页
   ·解决零速度更新算法的局限性第121-125页
     ·建立人体下肢模型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·使用D-H参数法建模第123-125页
   ·基于D-H参数法的扩展零速度更新算法第125-130页
     ·误差校正结果分析第128-130页
   ·步态分析面临的挑战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·异常步态的算法不适用性问题第130页
     ·磁力计的干扰问题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·穿戴式设备的片上计算能力与能耗控制第131-1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2-133页
6 结论与展望第133-137页
   ·结论第133-134页
   ·创新点第134-135页
   ·展望第135-137页
参考文献第137-14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47-149页
致谢第149-151页
作者简介第151页

论文共1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组织社会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机制
下一篇: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