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构造论文

曲轴电磁感应淬火强化影响数值模拟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图目录第13-16页
表目录第16-17页
第1章 绪论第17-34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32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淬火温度场分析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淬火组织场分析研究现状第21-27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淬火应力/应变场分析研究现状第27-31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淬火材料非线性研究现状第31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淬火仿真应用与验证研究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2-34页
第2章 半无限大体电磁感应加热过程电磁场及生热率研究第34-44页
   ·引言第34-35页
   ·半无限大体电磁感应加热数学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基本假设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6页
   ·半无限大体电磁感应加热电磁场及生热率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感应线圈内的磁场强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空气间隙内的电磁场强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半无限大体内的电磁场强度及生热率第38-39页
   ·有关参数对生热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第39-43页
     ·输入电流、感应线圈宽度对生热率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·空气间隙对生热率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电源频率对生热率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3章 曲轴电磁感应淬火过程电磁场及温度场仿真第44-66页
   ·电磁场数学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·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5-54页
     ·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5-48页
     ·网格模型的划分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材料物理性能参数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电磁场及温度场计算边界条件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加热载荷加载第53-54页
   ·电磁场、温度场仿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4-62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加热过程磁场结果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电磁感应加热过程温度场第55-60页
     ·淬火冷却过程温度场第60-62页
   ·电磁感应加热过程温度场测量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曲轴表面发射率的标定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曲轴加热过程温度场测量第63-6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4章 电磁感应加热过程奥氏体化研究第66-77页
   ·引言第66-67页
   ·42CrMo 膨胀试验第67-68页
     ·膨胀试验材料及方法第67页
     ·奥氏体体积分数的确定第67-68页
   ·相变动力学模型第68-73页
     ·扩展解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扩展解析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加热速度对奥氏体转变过程影响第71-73页
   ·感应加热过程奥氏体化仿真第73-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5章 曲轴电磁感应淬火冷却过程组织和硬度预测第77-89页
   ·引言第77页
   ·淬火冷却组织分布及淬硬层分布仿真第77-84页
     ·淬火后组织含量预测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淬火后淬硬层分布第80-84页
   ·表面硬度预测第84-88页
     ·淬火硬度计算公式第84页
     ·材料成分对淬火后表面硬度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 ·换热系数对淬火后硬度的影响第85-87页
     ·加热时间对淬火后硬度的影响第87-8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第6章 曲轴电磁感应淬火残余应力仿真与测量第89-98页
   ·引言第89页
   ·曲轴电磁感应淬火残余应力仿真第89-95页
     ·残余应力仿真计算流程第89-90页
     ·残余应力仿真载荷、边界条件及材料属性第90-92页
     ·残余应力仿真计算结果第92-94页
     ·加热时间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第94-95页
   ·感应淬火曲轴残余应力测量第95-97页
     ·试验装置第95-96页
     ·测试结果第96-9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7章 淬火曲轴表层材料非均匀性影响研究第98-107页
   ·引言第98页
   ·非均匀弹性力学基本理论第98-100页
   ·模型的建立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·几何模型第100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材料性能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载荷及边界条件第102-103页
   ·弹性模量非均匀性影响研究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·弹性模量非均匀性对 Mises 应力分布影响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弹性模量非均匀性对 Mises 应力最大值影响研究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过渡层弹性模量分布对 Mises 应力最大值影响研究第105-10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结论与展望第107-110页
 1 论文主要结论第107-109页
 2 论文创新点第109页
 3 后续工作展望第109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1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19-120页
致谢第120-121页
作者简介第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牵引传动特性研究
下一篇: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