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31页 |
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牵引式无级传动的类型及发展 | 第14-19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9-29页 |
·润滑油流变模型研究概况 | 第19-23页 |
·牵引式无级传动牵引特性研究概况 | 第23-28页 |
·文献综述结论 | 第28-29页 |
·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牵引油拖动特性试验及流变特性分析 | 第31-59页 |
·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传动原理 | 第31-33页 |
·双圆盘摩擦机试验装置原理及试验试件 | 第33-36页 |
·双圆盘摩擦机原理 | 第33-35页 |
·双圆盘试件 | 第35-36页 |
·双圆盘摩擦机的拖动特性试验 | 第36-41页 |
·接触区润滑状态预测 | 第36-39页 |
·双圆盘摩擦机试验方案 | 第39-40页 |
·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牵引油流变特性 | 第41-55页 |
·牵引油密度与压力和温度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牵引油粘压粘温特性 | 第42-44页 |
·牵引油流变特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求解牵引油流变模型参数及结果 | 第46-55页 |
·牵引油剪切弹性模量的求解 | 第46-49页 |
·粘压系数及极限剪切应力系数求解 | 第49-55页 |
·接触区牵引系数的快速求解 | 第55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3章 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圆锥-圆盘接触区牵引机理 | 第59-82页 |
·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传动比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基于弹流润滑理论的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数学模型 | 第63-67页 |
·弹流润滑基本方程 | 第63-66页 |
·点接触弹流润滑的无量纲模型 | 第66-67页 |
·椭圆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求解分析 | 第67-74页 |
·基本方程离散 | 第68-71页 |
·FFT 求弹性变形的数值计算方法 | 第71-73页 |
·初始压力及膜厚参数 H0的选定 | 第73-74页 |
·模型数值求解和分析 | 第74-81页 |
·模型数值求解计算流程 | 第74-75页 |
·牵引特性分析 | 第75-81页 |
·牵引系数 | 第76-78页 |
·最小油膜厚度 | 第78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4章 基于油膜承载的牵引传动装置传动特性分析 | 第82-99页 |
·内外摩擦副之间的力学建模 | 第82-87页 |
·内外摩擦副接触区的弹性流体润滑模型 | 第82-84页 |
·内外摩擦副接触区无量纲方程 | 第84-86页 |
·内外摩擦副接触区的功率损失 | 第86-87页 |
·内外摩擦副之间的力学关系 | 第87-88页 |
·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传动特性分析与求解方法 | 第88-94页 |
·传动比小于临界传动比时传动特性分析与求解 | 第89-91页 |
·传动比大于临界传动比时传动特性分析与求解 | 第91-94页 |
·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传动特性结果与分析 | 第94-97页 |
·传动比小于临界传动比时传动特性结果与分析 | 第94-95页 |
·传动比大于临界传动比时传动特性结果与分析 | 第95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5章 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牵引传动特性试验研究 | 第99-110页 |
·试验目的 | 第99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99-103页 |
·实验台总体结构 | 第99-100页 |
·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试验样机 | 第100-101页 |
·润滑系统及液压腔压力控制系统 | 第101-103页 |
·驱动电机和负载电机控制系统 | 第103页 |
·试验方案 | 第103-105页 |
·调速机构与传动比试验方案 | 第103-104页 |
·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传动特性试验方案 | 第104-105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105-108页 |
·调速机构与传动比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105-106页 |
·双圆锥牵引传动装置传动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106-108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108-110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0-113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110-111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11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111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124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