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言 | 第9-13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| ·国内外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提出 | 第13-17页 |
| ·高等职业教育的诞生与发展 | 第13页 |
| ·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提出 | 第13-17页 |
| ·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体现 | 第14页 |
| ·以就业为导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| 第14-15页 |
| ·以就业为导向是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强烈愿望 | 第15-16页 |
| ·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| 第16-17页 |
| 第3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| 第17-22页 |
| ·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·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| 第18-19页 |
| ·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| 第19-22页 |
| ·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| 第19-20页 |
| ·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| 第20-22页 |
| 第4章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22-40页 |
| ·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| 第22-30页 |
| ·美国、加拿大的CBE模式 | 第22-25页 |
| ·德国的“双元制”模式 | 第25-27页 |
| ·英国的BTEC模式 | 第27页 |
| ·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| 第27-30页 |
| ·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| 第30-35页 |
| ·产学研合作模式 | 第30-32页 |
| ·能力本位模式 | 第32-33页 |
| ·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| 第33-35页 |
| ·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| 第35-38页 |
| ·培养目标 | 第35页 |
| ·专业设置 | 第35-36页 |
| ·培养方式 | 第36-37页 |
| ·师资队伍 | 第37页 |
| ·考核评价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·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| 第38-40页 |
| 第5章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 | 第40-53页 |
| ·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调查 | 第40-50页 |
| ·调查方案的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41-50页 |
| ·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| 第50-51页 |
| ·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3页 |
| 第6章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| 第53-68页 |
| ·培养目标 | 第53-55页 |
| ·专业设置 | 第55-56页 |
| ·课程体系 | 第56-58页 |
| ·教学模式 | 第58-59页 |
| ·评价方法 | 第59-60页 |
| ·师资队伍 | 第60-62页 |
| ·就业指导 | 第62-64页 |
| ·“双证书”制度 | 第64-66页 |
| ·综合素质教育 | 第66-68页 |
| 第7章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| 第68-70页 |
| ·政府监控 | 第68页 |
| ·社会保障 | 第68-69页 |
| ·学校自我保障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| 附录 | 第73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