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·氨基甲酸乙酯简介 | 第7-10页 |
·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 | 第7页 |
·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和限量标准 | 第7-9页 |
·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途径 | 第9-10页 |
·发酵产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减少策略 | 第10页 |
·EC 水解酶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立题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24页 |
·材料 | 第14-15页 |
·实验菌株与质粒 | 第14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5页 |
·培养基 | 第15页 |
·方法 | 第15-24页 |
·产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的菌株筛选 | 第15-16页 |
·EC 水解酶产生菌的菌种鉴定 | 第16页 |
·酶活测定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EC 水解酶的分离纯化 | 第17-18页 |
·蛋白浓度测定 | 第18页 |
·十二烷基磺酸钠-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(SDS-PAGE)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EC 水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| 第19页 |
·编码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基因的扩增与表达 | 第19-22页 |
·重组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表达条件优化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46页 |
·产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| 第24-26页 |
·氨基甲酸乙酯降解菌的筛选 | 第24-25页 |
·氨基甲酸乙酯降解菌的菌种鉴定 | 第25-26页 |
·EC 水解酶的分离纯化 | 第26-27页 |
·EC 水解酶的酶学性质 | 第27-34页 |
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| 第27-28页 |
·热稳定性 | 第28-29页 |
·最适反应 pH | 第29页 |
·酶对盐的耐受性 | 第29-30页 |
·酶对乙醇的耐受性 | 第30-31页 |
·金属离子与 EDTA 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酶的底物特异性 | 第31-32页 |
·酶反应动力学 | 第32-33页 |
·EC 水解酶 N 端序列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基因克隆与鉴定 | 第34-39页 |
·N 端序列比对 | 第34-36页 |
·基因克隆与测序 | 第36-37页 |
·基因表达验证 | 第37-39页 |
·EC 水解酶的可溶性表达优化 | 第39-46页 |
·培养基对产酶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IPTG 浓度对产酶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培养温度和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不同初始诱导菌浓对产酶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乙醇添加对产酶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底物添加对产酶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山梨醇添加对产酶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渗透压改变对产酶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主要结论 | 第46页 |
展望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