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1页 |
·紫甘薯简介 | 第9页 |
·紫甘薯资源、生产和利用情况 | 第9-10页 |
·我国的紫甘薯资源和种植分布 | 第9页 |
·紫甘薯生产和利用情况 | 第9-10页 |
·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结构 | 第10-11页 |
·紫甘薯花色苷的性质 | 第11页 |
·紫甘薯花色苷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在药品行业中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在国内外修饰改性方面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甘薯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·蛋白质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甘薯可溶性蛋白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甘薯糖蛋白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·蛋白质功能特性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蛋白质功能特性 | 第15页 |
·影响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氨基酸分析及蛋白营养价值评价 | 第16-18页 |
·氨基酸分析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·氨基酸分析方法的发展 | 第17页 |
·氨基酸分析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立题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立题背景 | 第18-19页 |
·立题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2-30页 |
·紫甘薯色素提取液的制备 | 第22页 |
·色素色价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·苋菜红标准曲线的制定 | 第23页 |
·紫甘薯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| 第23页 |
·蛋白质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·大孔树脂预处理 | 第24页 |
·花色苷与蛋白分离树脂的选择 | 第24页 |
·ADS-7型大孔树脂对花色苷吸附及解吸性能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蛋白富集吸附树脂的选择 | 第25页 |
·D3520型大孔树脂对蛋白吸附及解吸性能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蛋白质功能特性研究 | 第26-29页 |
·紫甘薯蛋白氨基酸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| 第29-30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54页 |
·紫甘薯花色苷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| 第30页 |
·紫甘薯色素色价测定 | 第30页 |
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0-31页 |
·苋菜红标准曲线 | 第30-31页 |
·蛋白质标准曲线 | 第31页 |
·花色苷与蛋白分离树脂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ADS-7大孔树脂对花色苷吸附性能的研究 | 第32-35页 |
·ADS-7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及解吸 | 第32页 |
·ADS-7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曲线 | 第32页 |
·ADS-7大孔树脂动态吸附与解吸 | 第32-35页 |
·蛋白富集吸附树脂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D3520型树脂对蛋白吸附及解吸的研究 | 第36-40页 |
·D3520树脂静态吸附 | 第36页 |
·D3520树脂动态吸附及洗脱 | 第36-40页 |
·蛋白功能特性研究 | 第40-51页 |
·pH值 | 第40页 |
·溶解性 | 第40-42页 |
·持水能力 | 第42-44页 |
·持油能力 | 第44页 |
·乳化及其乳化稳定性 | 第44-48页 |
·起泡及泡沫稳定性 | 第48-51页 |
·紫甘薯蛋白氨基酸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| 第51-54页 |
·紫甘薯蛋白氨基酸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紫甘薯蛋白营养价值评价 | 第52-54页 |
4 结论 | 第54-55页 |
5 展望 | 第55-56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7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3-64页 |
8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