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义、词汇、词义(训诂学)论文--现代词汇论文

汉语词义在线理解的词汇语用学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1章 引言第13-24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和缘由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4页
   ·研究目标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15-16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第16-22页
     ·国外词汇语用学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语界词汇语用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汉语界词汇语用研究回顾与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·小结第22-24页
第2章 方法论:理论基础第24-39页
   ·词汇语用学的哲学基础第24-31页
     ·语用学的哲学渊源及其与词汇语用学的关系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孕育于哲学语言学转向中的词汇语用萌芽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日常语言哲学中的词汇语用思想第28-31页
   ·本文的解释框架第31-37页
     ·关联理论第31-34页
     ·顺应理论第34-37页
   ·小结第37-39页
第3章 不同层级语境下的词汇语用充实现象第39-75页
   ·词汇语用充实概念的提出第39-41页
   ·语境研究概述及语境的层级性第41-46页
     ·语境研究概述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语境的层级性第43-46页
   ·言内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46-56页
     ·词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46-50页
     ·短语语境和句子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50-53页
     ·超句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53-56页
   ·言外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56-64页
     ·情景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56-58页
     ·社会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文化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60-64页
   ·认知语境下的词义充实第64-74页
     ·认知语境的理论依据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认知语境的内涵和特点第66-68页
     ·认知语境对词义充实的影响第68-74页
   ·小结第74-75页
第4章 话语理解中的词汇语用充实类型第75-115页
   ·汉语词汇语用充实现象举隅第75-89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有”第75-78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没(有)”第78-82页
     ·关于数字和数字词语第82-89页
   ·词汇语用充实的横向分类第89-104页
     ·词汇语用中的零充实现象第89-92页
     ·词义的语用收缩第92-96页
     ·词义的语用扩充第96-100页
     ·词义的语用转移第100-104页
   ·词汇语用充实的纵向分类第104-114页
     ·义项间的语用充实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·义项内的语用充实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·义项外的语用充实第111-114页
   ·小结第114-115页
第5章 词汇语用充实的关联—顺应性阐释第115-144页
   ·关联—顺应分析模式的提出及其运行机制第115-120页
   ·词义在线理解的语境顺应性第120-134页
     ·一般词汇意义理解的语境顺应特性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·词的功能意义理解的语境顺应特性第123-134页
   ·话语理解中词汇语用充实的认知机制第134-142页
   ·小结第142-144页
第6章 词汇语用学的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第144-174页
   ·词汇语用学的理论意义和发展前景第144-146页
   ·词汇语用学对翻译实践的启示第146-162页
     ·从翻译的几种定义透视当代翻译理念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·翻译中的词汇语用充实及尺度第148-162页
   ·词汇语用学对词汇教学和语篇分析的启示第162-173页
     ·词汇语用学引发的词汇教学思考第162-168页
     ·词汇语用意义视角下的语篇分析第168-173页
   ·小结第173-174页
结语第174-176页
参考文献第176-184页
后记第184-18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88页

论文共1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陈代文学研究
下一篇:宋朝外交运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