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页 |
第一章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及原因 | 第11-24页 |
第一节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 | 第12-16页 |
一、 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 | 第12-14页 |
二、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原因 | 第16-22页 |
一、 投入政策偏差导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 | 第17-19页 |
二、 城市偏向教育政策导致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保障受损 | 第19-20页 |
三、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导致各地各类教育差距明显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危害 | 第22-24页 |
一、 入学权利不平等 | 第22页 |
二、 入学条件不平等 | 第22-23页 |
三、 入学机会不平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是政府的责任 | 第24-31页 |
第一节 宪法对义务教育规定的解读 | 第24-25页 |
一、 宪法平等权在义务教育领域的落实 | 第24页 |
二、 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| 第24-25页 |
三、 人人享有义务教育均等的机会 | 第25页 |
第二节 义务教育法律规定解读 | 第25-29页 |
一、 《义务教育法》对宪法平等权规定的落实 | 第25-26页 |
二、 人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平等 | 第26-27页 |
三、 人人应该平等的获得教育资源 | 第27页 |
四、 《义务教育法》对政府职责和义务的规定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职责和义务 | 第29-31页 |
一、 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| 第29页 |
二、 政府应该为义务教育承担责任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政府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政策举措 | 第31-37页 |
第一节 国外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上的做法和机制 | 第31-34页 |
一、 确立教育优先国家发展战略 | 第31-32页 |
二、 加强教育法律和制度建设 | 第32页 |
三、 以政府为主体的教育经费投入 | 第32-33页 |
四、 弱势群体补偿措施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我国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政策举措 | 第34-37页 |
一、 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演变 | 第34页 |
二、 《义务教育法》对教育公平和均衡的保障 | 第34-35页 |
三、 教育公平法律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 | 第35页 |
四、 义务教育均衡的中国探索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法律路径 | 第37-48页 |
第一节 完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 | 第37-40页 |
一、 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的责任 | 第37-38页 |
二、 教育经费保底投入和持续增长 | 第38-39页 |
三、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分配结构 | 第39-40页 |
四、 构建教育经费投入监督机制 | 第40页 |
第二节 依法推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| 第40-42页 |
一、 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| 第40-41页 |
二、 标准化学校建设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功能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义务教育均衡法律保障 | 第42-48页 |
一、 教育立法保障义务教育均衡 | 第42-44页 |
二、 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司法救济保障制度 | 第44-46页 |
三、 保障义务教育均衡的行政手段 | 第46-48页 |
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后记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