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输入理论对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主要问题 | 第11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低 | 第13-14页 |
·师资力量薄弱 | 第14页 |
·教学方法陈旧 | 第14-15页 |
·教材杂乱,缺乏专业特点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二语习得理论 | 第16-22页 |
·二语习得概述 | 第16页 |
·二语习得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| 第16-17页 |
·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二语习得环境论 | 第18页 |
·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 | 第18-22页 |
·习得—学得区别假说 | 第19页 |
·监控假说 | 第19-20页 |
·输入假说 | 第20页 |
·情感过滤假说 | 第20-21页 |
·自然顺序假说 | 第21-22页 |
第四章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 | 第22-28页 |
·语言输入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·理想的输入应具备的特点 | 第23-26页 |
·可理解性 | 第23-24页 |
·既有趣又相关 | 第24页 |
·非语法程序安排 | 第24页 |
·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| 第24-25页 |
·情感过滤假说 | 第25-26页 |
·语言输入理论的缺陷 | 第26-28页 |
第五章 语言输入理论对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| 第28-38页 |
·课堂上的语言输入 | 第28-31页 |
·课堂教学的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语言 | 第29-30页 |
·课堂教学的方式 | 第30-31页 |
·创造良好的输入环境 | 第31-32页 |
·明确输入对象,输入方式 | 第32-33页 |
·激发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以改善输入效果 | 第33-35页 |
·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| 第35页 |
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| 第35页 |
·语言输入理论启示下语言教学法的运用 | 第35-38页 |
·语言输入理论启示下听说教学法的运用 | 第35-36页 |
·语言输入理论启示下社会交际法的运用 | 第36-38页 |
第六章 实证研究 | 第38-42页 |
·研究方法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39页 |
·调查结果和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| 第39页 |
·语言输入理论对于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积极性 | 第39-40页 |
·i+1 理论对职校英语分级教学的指导 | 第40-42页 |
第七章 小结与反思 | 第42-46页 |
·改革教学模式 | 第42-43页 |
·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具有科学性 | 第42-43页 |
·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| 第43页 |
·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主次关系 | 第43页 |
·稳定英语教材 | 第43-45页 |
·教材编写应遵循实用性和应用性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话题共鸣性 | 第44页 |
·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| 第44页 |
·文化风格多样性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