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中学历史教育的“生活世界”趋向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15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二、学术史回顾 | 第9-12页 |
三、基本概念的界定:生活世界 | 第12-13页 |
四、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| 第13-14页 |
五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历史教学内容的“生活世界”趋向 | 第15-24页 |
第一节 重视日常生活事件 | 第15-17页 |
一、历史中的宏大叙事 | 第16-17页 |
二、历史的另一个侧面:日常生活 | 第17页 |
第二节 重视普通民众 | 第17-20页 |
一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| 第18-19页 |
二、“生活世界”里的普通民众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重视地方世界 | 第20-24页 |
一、民族国家的大历史 | 第20-21页 |
二、地方世界的“场景”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历史思维方式的生活世界趋向 | 第24-29页 |
第一节 生活认识论的确立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生活化的历史思维方式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乡土史:“生活世界”趋向的教学实践 | 第29-34页 |
第一节 乡土是往昔“生活世界”的重要载体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将地方生活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 | 第30-34页 |
一、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途径 | 第30-32页 |
二、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| 第32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